[发明专利]河道修复巡航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66196.1 | 申请日: | 2017-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51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潘凡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夏新能源(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00 | 分类号: | B63B35/00;C02F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容慧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87 | 代理人: | 于晓菁 |
地址: | 201102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河道 修复 巡航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修复机器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河道修复巡航机器人。
背景技术
生活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中所含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木质素等有机化合物可在微生物作用下最终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质,这些有机物在分解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故被称为需氧污染物。此外某些还原性无机物在水中也会耗氧,如NH3H2S、亚硫酸盐等。
这些污染物进入水体后会耗去水中大量的溶解氧,甚至使水生动物大批死亡;污染严重时,还会使溶解氧降至为零,造成水体内厌氧细菌活跃,有机物分解产生氨气、硫化氢气体等,导致水体发黑发臭,迫使物质循环终止,水体自净功能几近丧失。
现有技术中对于一些富营养化的水体,可通过建造生态浮岛,降解水中的COD、氮、磷含量,依靠生态学作用使水体恢复健康。生态浮岛以可漂浮材料为基质或载体,将高等水生植物或陆生植物栽植到富营养化水域中,通过植物的根系吸收或吸附作用,削减水体中的氮、磷及有机污染物质,从而净化水质的生物防治法,同时通过收获植物的方法将水体中的富营养物质搬离水体,改善水质,创造良好的水环境。而对于黑臭河道此类由于水体溶解氧降低导致细菌滋生的污染问题,生态浮岛则起效甚微。同时,黑臭河道由于长期缺氧,河道底泥中有大量的有机污泥和厌氧发酵,单纯将河道排空后重新注水的方法治标而不治本。
虽然现已具有修复河道污水的机器人,但现有的机器人结构简单,且不具有自动续航、巡航功能,需要人工操控以及人工更换电源,同时,由于污染物的不确定增长性,在机器人的长远发展角度来看,是较为不便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河道修复机器人不具有自动续航、巡航功能,需要人工操作更换电源。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河道修复巡航机器人,包括漂浮于水面上的漂浮部和沉浸于水中的沉水部,其中,所述漂浮部上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和传感器,所述沉水部中具有供电部和水处理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向所述供电部提供电能,所述供电部分别向所述水处理部、所述传感器提供电源;所述沉水部安装有喷射装置,用于喷射水流并控制机器人在水中进行移动。
可选的,还包括设于河道岸边的控制中心,所述控制中心与所述传感器、所述喷射装置通信连接并控制机器人。
可选的,所述沉水部内设有配重装置,用于对所述机器人的重量进行匹配,使机器人在水中移动平稳。
可选的,所述沉水部安装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所述水处理部连接,并将机器人外部的水源引入所述水处理部中进行处理。
可选的,所述进水管与所述水处理部之间具有水泵,通过所述水泵引入水源。
可选的,所述喷射装置与所述水处理部连接,所述喷射装置与所述水处理部连接,所述喷射装置安装于所述沉水部的外壁上,用于机器人在移动过程中喷射水源调整移动方向。
可选的,所述喷射装置与所述水处理部之间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控制中心通信连接,通过所述控制中心控制所述电磁阀的开闭。
可选的,所述喷射装置为文丘里管。
可选的,所述传感器为距离传感器,安装于所述漂浮部表面的边缘处。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在现有的机器人上安装太阳能电池板、传感器、喷射装置,以及单独设于岸边的控制中心,机器人通过传感器感应距离,可避开撞击到物体的问题,配合喷射装置喷射水流,实现在机器人水面的自动巡航功能,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电源,实现自动续航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河道修复巡航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喷射装置与沉水部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参见图1和图2所示,示出了一种实施例的河道修复巡航机器人,包括漂浮于水面上的漂浮部1和沉浸于水中的沉水部2,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夏新能源(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中夏新能源(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661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