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翘苷滴眼液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58701.8 | 申请日: | 2017-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04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郭健敏;杨威;林俊粒;文冬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莱恩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08 | 分类号: | A61K9/08;A61K47/32;A61K31/7048;A61P27/02;A61P29/00;A61P2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太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翘 苷滴眼液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眼科制剂,尤其涉及一种连翘苷滴眼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炎症反应是机体收到外界物、化学、生物等有害刺激造成的机体损伤反应,葡萄膜炎是一种累及葡萄膜、视网膜、视网膜血管及玻璃体的常见眼部炎症疾病,多发生于青壮年及少年儿童,在致盲眼病中有重要地位。葡萄膜炎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主要认为G阴性细菌感染是其发病的始动因素。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是G阴性细胞多糖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的主要元凶,LPS通过血液循环进入机体,与LPS结合蛋白LBP结合,形成二元复合物,而后LPS在CD14的帮助下与细胞膜上Toll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 4,TLR4)识别并结合,通过MyD88依赖途径活化NF-κB,促进IL-6、TNF-α、MCP-1等细胞因子的释放,从而启动机体的炎症反应。
白内障是世界上首要致盲眼病,其病因尚未明确,有研究表明,氧自由基损伤是老年性白内障发生的首位危险因素。如自由基产生过多或清除过少,导致自由基聚集而产生晶体细胞、蛋白质和脂质过氧化,随之晶体发生浑浊。连翘苷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强有力地清除自由基,可以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作用,对高密度脂蛋白的氧化也具有非常强的抑制作用。
发明内容
综上所述,本发明有必要提供一种连翘苷滴眼液,对眼部刺激性小,适用于眼部用药的。
有必要提供一种上述连翘苷滴眼液的制备方法。
一种连翘苷滴眼液,按其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
所述连翘苷占滴眼液重量百分比为1-5%。
优选地,连翘苷滴眼液,按其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
所述连翘苷占滴眼液重量百分比为3%。
其中,滴眼液的pH值为5.5~7.5,渗透压摩尔浓度为250~350mOsmol/kg。
其中,所述渗透压调节剂选自氯化钠、甘露醇中的一种或两种。
其中,所述pH调节剂选自为氢氧化钠、盐酸、枸橼酸钠、枸掾酸、硼酸、硼砂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所述抑菌剂选自硫柳汞、季铵盐类、杜米芬、冼必泰、三氯叔丁醇、尼泊金类、三梨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所述增稠剂选自羟丙甲纤维素、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所述助溶剂为聚山梨酯-80或氢化蓖麻油。
一种制备如上所述连翘苷滴眼液的制备方法:
步骤1)、用聚卡波菲溶解连翘苷;
步骤2)、将增稠剂用部分注射用水使其分散放冷,另用部分注射用水溶解pH调节剂、渗透压调节剂、抑菌剂,搅匀过滤,合并二液;
步骤3)、加入步骤1)已溶解了连翘苷的聚卡波菲,加注射用水至全量,过滤,分装,即得滴眼液;制得的滴眼液的pH值为5.5~7.5,渗透压摩尔浓度为250~350mOsmol/kg。
目前,眼科常用的抗炎镇痛药通常为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包括0.1%的普拉洛芬滴眼液、0.1%的双氯芬酸钠滴眼液、0.5%及0.4%的酮咯酸氨丁三醇滴眼液、0.03%的氟比洛芬钠滴眼液、1.0%的苏洛芬钠滴眼液、奈帕芬胺、溴芬酸钠、吲哚美辛等滴眼液等。NSAIDS滴眼液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灼痛、刺痛、流泪、结膜水肿和充血等,其他不良反应还有角膜感觉异常、角膜上皮损伤、点状角膜炎和角膜基质浸润等。同时,角膜毒性以及眼部副作用可能与局部使用的防腐剂密切相关。另外,NSAIDS滴眼液慎用于如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眼表疾病或眼部手术后早期角膜病变等。因此,临床上非常需要安全、疗效好、眼内穿透力强、性质稳定的新品种眼科外用抗炎镇痛药。
连翘苷为中药提取物,有类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的作用,有与对乙酰氨基酚类似的结构,口服后在体内代谢成trans-OH型药物,与环氧化酶结合掩盖了环氧化酶的活性中心,从而阻断了该酶催化的花生四烯酸转化为前列腺素的代谢过程,而发挥镇痛、消炎作用,动物试验证明其对冰醋酸诱发的小鼠疼痛模型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明显延长小鼠的疼痛潜伏期和减少小鼠的扭体反应次数;对甲醛诱发的小鼠疼痛模型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镇痛作用是通过外周发挥的,而非中枢性镇痛。其镇痛效果均衡,口服未见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的不良反应,使用更安全,可长期服用,副作用小。目前连翘苷为一类新药,已获得临床批件,国内外尚未上市,在临床上拟用于解热、消炎、镇痛、抗病毒等病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莱恩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莱恩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587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