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频接口电路、有高频接口电路的高频系统和磁共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58166.6 | 申请日: | 2017-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881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M·迈克斯纳 | 申请(专利权)人: | 布鲁克碧奥斯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3/36 | 分类号: | G01R33/3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刘盈 |
地址: | 德国莱***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频 接口 电路 系统 磁共振 设备 | ||
1.高频接口电路,所述高频接口电路用于在发送运行中将高频发生器(5)的发送信号经由高频接口电路(6、6')的输入端(TX)输送至用于高频机构(4)的接头(PR)并且用于在接收运行中将接收信号从高频机构(4)的接头(PR)经由高频接口电路(6、6')的输出端(RX)输送至接收系统(7),其中,所述接口电路(6、6')包括以下部分:
发送线路(SP),所述发送线路将所述高频接口电路(6、6')的输入端(TX)与所述接头(PR)连接;
接收线路(EP),所述接收线路将所述接头(PR)与所述高频接口电路(6、6')的输出端(RX)连接,其中,所述接收线路(EP)包括第一电路(K1),
其中,所述第一电路(K1)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开关元件(S1),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在发送运行中电导通并且在接收运行中电隔离,
其特征在于,
在发送运行中,所述第一电路(K1)形成两个串联的并联谐振电路,所述两个串联的并联谐振电路使高频接口电路(6、6')的输出端(RX)与所述接头(PR)隔离;
在接收运行中,所述第一电路(K1)包括两个并联的串联谐振电路。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接口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K1)包括第一电感元件(L1)、第二电感元件(L2)、第一电容元件(C1)和第二电容元件(C2),在发送情况下所述第二电容元件(C2)与所述第一电感元件(L1)一起并且所述第一电容元件(C1)与所述第二电感元件(L2)一起分别形成所述第一电路(K1)的所述两个并联谐振电路之一,并且所述第一开关元件(S1)不仅是第一并联谐振电路的部件而且是第二并联谐振电路的部件,并且在接收情况下所述第二电容元件(C2)与所述第二电感元件(L2)一起并且所述第一电容元件(C1)与所述第一电感元件(L1)一起分别形成所述第一电路(K1)的所述两个串联谐振电路之一。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频接口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线路(EP)包括接地的第二开关元件(S2),所述接地的第二开关元件在发送运行中电导通并且在接收运行中电隔离。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频接口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元件(S2)在接收线路(EP)中直接设置在高频接口电路(6、6')的输出端(RX)之前。
5.按照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高频接口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线路(EP)包括第二电路(K2),所述第二电路与第一电路(K1)串联,所述第二开关元件(S2)是所述第二电路(K2)的部件,并且所述第二电路(K2)在接收运行中形成低通滤波器并且在发送运行中形成第三并联谐振电路。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频接口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路(K2)包括第三电感元件(L3)、第三电容元件(C3),所述第三电感元件和第三电容元件共同在发送运行中是第三并联谐振电路的部件并且在接收运行中是低通滤波器的部件。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频接口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路(K2)附加地包括第四电容元件(C4)和接地的第三开关元件(S3),所述接地的第三开关元件在发送运行中电导通并且在接收运行中电隔离,在发送运行中所述第四电容元件(C4)是所述第三并联谐振电路的部件。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频接口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路(K2)附加地包括第五电容元件(C5),所述第五电容元件与第二开关元件(S2)并联并且在接收运行中是低通滤波器的部件。
9.按照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高频接口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感元件(L3)的电感如第一电感元件(L1)或者第二电感元件(L2)的电感的一半那么大。
10.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频接口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线路(SP)包括输入端隔离电路,所述输入端隔离电路具有第四开关元件(S4),所述第四开关元件在发送运行中电导通并且在接收运行中电隔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布鲁克碧奥斯平有限公司,未经布鲁克碧奥斯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5816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