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第一前桥提升悬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29041.0 | 申请日: | 201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581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陈中旺;张永生;姚英;邹衍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1/02 | 分类号: | B60G11/02;B60G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解立艳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一 前桥 提升 悬架 系统 | ||
1.一种第一前桥提升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第一前桥(4)固定连接的钢板弹簧总成(1),下端与所述钢板弹簧总成(1)连接的提升装置(2),与所述提升装置(2)上端连接的提升驱动装置(3),及提升控制装置,所述钢板弹簧总成(1)固定在车架(5)的下面,所述提升驱动装置(3)固定在所述车架(5)上,所述提升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提升驱动装置(3),并带动所述提升装置(2)上下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前桥提升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装置(2)、所述提升驱动装置(3)及所述提升控制装置均包括对称设于所述车架(5)两侧的两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第一前桥提升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弹簧总成(1)通过吊耳总成(11)、吊耳支架(12)及板簧销(13)固定在所述车架(5)上,所述吊耳总成(11)安装在所述钢板弹簧总成(1)的端部,所述吊耳支架(12)固定在所述车架(5)的底部,所述吊耳总成(11)和所述吊耳支架(12)通过所述板簧销(1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前桥提升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装置(2)为钢丝绳总成,其上端通过上支架(21)与所述提升驱动装置(3)连接,其下端通过下支架(22)与所述钢板弹簧总成(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第一前桥提升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采用U形螺栓(14)由上往下依次将所述钢板弹簧总成(1)、所述下支架(22)及所述第一前桥(4)连接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第一前桥提升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架(22)设有多个纵向安装孔(221)和多个横向安装孔(222),所述U形螺栓(14)穿过所述纵向安装孔(221),所述钢丝绳总成通过所述横向安装孔(222),采用第一螺栓(223)与所述下支架(2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第一前桥提升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驱动装置(3)为液压缸装置,其活塞杆(31)连接所述提升装置(2),其缸筒(32)固定在所述车架(5)上;
所述提升控制装置为液压控制装置,并通过液压管路与所述液压缸装置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第一前桥提升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31)的端部设有与所述活塞杆(31)呈“丁”字结构的连接座(311),所述连接座(311)的两端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提升装置(2)的第一安装孔(3111),所述提升装置(2)的上端设有用于与所述连接座(311)连接的第二安装孔(20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第一前桥提升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21)至少包括两组,每组包括两个,分别设于所述连接座(311)的两侧,且每个所述上支架(21)设有上下两个第三安装孔(211),上面的所述第三安装孔(211)与所述第一安装孔(3111)匹配连接,下面所述的第三安装孔(211)与所述第二安装孔(201)匹配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2904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辆悬挂装置及安装该装置的车桥
- 下一篇:一种新型板簧垫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