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印膜结构及其制法与立体转印品及其制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18201.1 | 申请日: | 2017-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049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吴卢汉柽;黄朝键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勤化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M1/40 | 分类号: | B41M1/40;B41M5/40;B42D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泰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55 | 代理人: | 张雅军;孙金瑞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膜结构 及其 制法 立体 转印品 | ||
1.一种转印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印膜结构包含:
一弹性薄膜基材层;
一以第一图样形成在该弹性薄膜基材层上且由涂料形成的模板层;
一以互补于该第一图样的第二图样形成在该弹性薄膜基材层上且由紫外光吸收油墨形成的第一遮光层,该第一遮光层与该模板层位在同一平面上;
一以该第一图样形成在该模板层上且由紫外光吸收油墨形成的第二遮光层;
一以该第一图样形成在该第二遮光层上且由透明油墨形成的填充层;
一以该第一图样形成在该填充层上的暗反应层;
一以该第二图样形成在该第一遮光层上且由油溶性涂料形成的第一图案层,该第一图案层与该第二遮光层、该填充层及该暗反应层接触;及
一位在该暗反应层与该第一图案层上的固定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膜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薄膜基材层的材料为聚乙烯醇、尼龙、聚甲基戊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乙烯吡咯啶酮、聚乙烯、聚丙烯或其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膜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模板层固着于该弹性薄膜基材层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印膜结构还包含一位在该暗反应层、该第一图案层与该固定层间且由油溶性涂料形成的第二图案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印膜结构还包含一贴覆在该固定层上的离型膜。
6.一种转印膜结构的制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印膜结构的制法包含下列步骤:
步骤(a):在一弹性薄膜基材层上以第一图样形成一由涂料形成的模板层;
步骤(b):在该弹性薄膜基材层上以互补于该第一图样的第二图样形成一由紫外光吸收油墨形成的第一遮光层,该第一遮光层与该模板层位在同一平面上;
步骤(c):在该模板层上以该第一图样形成一由紫外光吸收油墨形成的第二遮光层;
步骤(d):在该第一遮光层上以该第二图样形成一由油溶性涂料形成的第一图案次层,该第一图案次层与该第二遮光层位在同一平面上;
步骤(e):在该第二遮光层上以该第一图样形成一由透明油墨形成的填充层;
步骤(f):在该第一图案次层上以该第二图样形成一由油溶性涂料形成的第二图案次层,该第二图案次层与该填充层位在同一平面上;
步骤(g):在该填充层上以该第一图样形成一暗反应层;
步骤(h):在该第二图案次层上以该第二图样形成一由油溶性涂料形成的第三图案次层,该第三图案次层与该暗反应层位在同一平面上,该第一图案次层、该第二图案次层与该第三图案次层共同界定出一第一图案层;及
步骤(i):形成一位在该暗反应层与该第三图案次层上方的固定层,以得到该转印膜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印膜结构的制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印膜结构的制法还包含一在该步骤(h)后的步骤(h1),该步骤(h1)是在该暗反应层与该第三图案次层上形成一由油溶性涂料形成的第二图案层,该步骤(i)是在该第二图案层上形成该固定层。
8.一种立体转印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转印品包含:
一物件;
一贴覆在该物件表面上的固定层;
一以第一图样位在该固定层上的暗反应层;
一以互补于该第一图样的第二图样位在该固定层上且由油溶性涂料形成的第三图案次层,该第三图案次层与该暗反应层位在同一平面上;
一以该第一图样覆盖在该暗反应层上且由透明油墨形成的填充层;
一以该第二图样覆盖在该第三图案次层上且由油溶性涂料形成的第二图案次层,该第二图案次层与该填充层位在同一平面上;及
一以该第二图样覆盖在该第二图案次层上且由油溶性涂料形成的第一图案次层,该第一图案次层、该第二图案次层与该第三图案次层共同界定出一第一图案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勤化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勤化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1820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