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出租车载客轨迹聚类算法Tr‑OPTICS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91987.2 | 申请日: | 2017-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922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毕硕本;周浩;杨树亮;凌德泉;那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Q50/30;G01S19/42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9 | 代理人: | 徐激波 |
地址: | 21001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出租车 载客 轨迹 算法 tr optics | ||
1.一种出租车载客轨迹聚类算法Tr-OPTICS,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
一、指定载客轨迹数据集D,并且设置聚类参数ε和最小包含轨迹数目MinPts的阈值;
二、建立两个集合:有序队列集合S,用来临时存储核心载客轨迹对象及其邻域内直接密度可达轨迹对象;结果队列集合O,用来存储样本轨迹及处理次序的结果;
第二步:
如果集合D中的数据全部处理完,则算法结束;
如果未全部处理完,则从D中选择一个核心轨迹对象,为该核心轨迹对象建立邻接表,并且将该核心轨迹对象放入结果队列集合O中,其直接密度可达轨迹放入有序队列集合S中,并按可达距离升序排列;
第三步:
如果有序队列集合S为空,则回到第二步;
如果有序队列集合S不为空,则从有序队列集合中取出第一个轨迹对象TR1:
一、如果TR1不是核心轨迹,则回到第二步;
二、如果TR1是核心轨迹,则将TR1放入结果队列集合O中,并且找到其所有的直接密度可达轨迹对象TR1-TRn,将这些轨迹放入有序队列S集合中按照可达距离重新排序;
如果TR1-TRn有已经在有序队列集合中且新的可达距离比原来的值小,则更新该轨迹的可达距离;
三、重复第三步,直至有序队列集合S为空;
第四步:算法结束,输出结果队列集合O。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租车载客轨迹聚类算法Tr-OPTICS,其特征在于:所述算法采用轨迹的外包矩形作为核心轨迹对象的搜索邻域,在聚类过程中,可达距离越小代表空间密度越大,算法中用一个可达距离升序排列的种子序列来储存待扩张的子轨迹,通过搜索邻域依次向空间稠密的方向扩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租车载客轨迹聚类算法Tr-OPTICS,其特征在于:所述算法研究对象为载客轨迹,核心距离与可达距离是载客轨迹线段之间的轨迹距离;
设定Tr1和Tr2分别为参与距离计算的两条载客子轨迹;点Pi1'与点Pi2'分别是点Pi1和点Pi2在子轨迹Tr2上的投影点,θ是两条子轨迹之间的夹角;
子轨迹Tr1和Tr2之间的轨迹距离为:d(Tr1,Tr2)=d水平+d垂直+d角度;其中水平距离、垂直距离、角度距离的定义如下:
水平距离:是指Pj1和Pj2分别到点Pi1和点Pi2在子轨迹Tr2上的投影点的距离的平均值;
垂直距离:是指点Pi1和点Pi2分别到子轨迹Tr2的垂直距离的平均值;
角度距离:θ为子轨迹Tr1和Tr2之间的夹角,|Tr1|为子轨迹Tr1的长度;当角度大于0小于90度时,角度距离为较短子轨迹长度乘以夹角的正弦值;当角度大于90度小于180度时,角度距离即为较长子轨迹的长度;
聚类算法中轨迹的核心距离与可达距离概念定义为:
轨迹核心距离:对于一条载客轨迹Tr1,其轨迹核心距离就是使Tr1成为核心轨迹的最小邻域值ε;若Tr1不是核心轨迹,则轨迹核心距离为空;
轨迹可达距离:一条载客轨迹Tr1关于另一条载客轨迹Tr2的轨迹可达距离为Tr1的轨迹核心距离ε与Tr1和Tr2间轨迹距离d(Tr1,Tr2)之间的较大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9198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