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复合绝缘子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69010.0 | 申请日: | 2017-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590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唐酿;盛超;龙孟姣;陈晓科;黄辉;陈锐;朱良合;骆潘钿;张健;王红星;刘正富;肖磊石;冯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B17/38 | 分类号: | H01B17/38;H01B17/42;H01B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春水;唐京桥 |
地址: | 51008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复合绝缘子 电容 制备 高压输电线 共振结构 谐振器 高压在线监测 复合绝缘子 输电线 电力设备 电能供给 监测设备 实际设备 无线供电 铜箔层 伞裙 焊接 支撑 | ||
本发明属于电力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复合绝缘子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复合绝缘子,包括:PCB基板材料、线圈与电容;所述线圈、所述电容均与所述PCB基板材料的铜箔层焊接,所述线圈、所述电容与所述PCB基板材料构成一个共振结构;所述共振结构设置于所述复合绝缘子的伞裙内部。本发明还提供的新型复合绝缘子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新型复合绝缘子一方面能够为高压在线监测设备的无线供电技术提供实际设备的支撑,解决输电线路上监测设备的就地电能供给的问题,另一方面能合理使谐振器与高压输电线结合使用,使得谐振器能在高压输电线上正常稳定的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复合绝缘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的输电线路在地理上跨度大,分布范围广,并常经过一些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为保障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需要有人员周期性的对线路进行巡检。随着技术的发展,在线监测设备在该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受高压输电线路本身的环境影响以及成本限制,在高压输电线路周围,不可能再与平常电压变换一样采用变压器来进行高压到低压的变换,因此,输电线路上的供电设备市电的应用受到限制,在线监测设备本身的持续可靠供电问题一直没有得到非常妥善的解决。目前,在实际应用中,在能量收集端多是利用太阳能或者风能的形式来收集自然界中的能量,但是该种方式均易受天气等随机因数的影响,在光照或者风力较弱的情况下,收集到的能量有限,输出功率变化较大,因此在负载前端,均需要配置储能电池作为补充电源,以实现对负载的持续供电,但是蓄电池的充放电次数有限,需要定期更换,维护成本高,在极端天气以及长期阴雨情况下,电能耗尽后天法得到及时的补充,将会影响在线监测装置的正常工作。
目前,有学者提出在高压输电线上进行磁共振耦合无线电能传输,一边收集能量一边将能量传输。磁共振无线电能传输最基础的模块就是谐振器,谐振器是由线圈和电容电气连接形成,能够将高频的能量转换成为电磁场,并散发至其周围的环境当中,然而,谐振器中一般使用铜线将线圈与电容连接,铜线比较软,使得谐振器的结构不稳定,而且导线连接的谐振器本身并不能固定形状,特别是在高压输电线路的应用上,因此,整个线圈结构的固定就非常重要,现在还没有研发出一种使谐振器在高压输电线上的合理安装和固定的方法,特别是对于多谐振器的固定与高压输电线路现场安装,从而使高压输电线上进行多谐振器的磁共振耦合无线电能传输还处于理论研究阶段。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的内嵌谐振器的新型复合绝缘子有效解决了谐振器在实际高压线路上的放置与固定问题,使得谐振器能在高压输电线上能稳定、正常的运行。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复合绝缘子,包括:PCB基板材料、线圈与电容;
所述线圈、所述电容均与所述PCB基板材料的铜箔层焊接,所述线圈、所述电容与所述PCB基板材料构成一个共振结构;
所述共振结构设置于所述复合绝缘子的伞裙内部。
作为优选,所述共振结构上表面压接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为PCB基板材料层。
作为优选,还包括:绝缘垫片;所述绝缘垫片用于将所述共振结构固定在所述复合绝缘子的伞裙内部。
其中,所述绝缘垫片为使用绝缘材料制备得到的垫片;所述绝缘垫片的大小形状不做限制。
作为优选,所述线圈与电容共振电路结构置于所述复合绝缘子大伞裙内部。
作为优选,所述线圈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其中,所述线圈的数量由高压环境下的能量传输距离与功率大小而定。
作为优选,所述电容为贴片电容。
其中,电容为现有技术的电容,本发明选择的贴片电容为优选方案,其他电容不一一赘述。
作为优选,所述PCB基板材料具体为PCB电路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90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流水发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转炉氧枪主电机大电缆沿途绑扎敷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