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配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68864.7 | 申请日: | 201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163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孙可一;蔡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海谱润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F15/00 | 分类号: | C07F15/00;C09K11/06;H01L51/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北湖科技***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配合 制备 方法 及其 有机 电致发光 器件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光电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配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一般的有机发光器件(OLED)是由阴极、阳极及阴极和阳极之间插入的有机物层构成的,器件的组成是透明ITO阳极、空穴注入层(HIL)、空穴传输层(HTL)、发光层(EL)、空穴阻挡层(HBL)、电子传输层(ETL)、电子注入层(EIL)、Li/Al等阴极形成,按需要可省略部分有机层。器件的两个电极之间形成电压,一边从阴极电子注入,另一边阳极注入空穴。电子和空穴在发光层再结合形成激发态,激发态回到稳定的基态产生发光现象。发光材料分为荧光材料和磷光材料,发光层的形成方法是荧光主体材料中掺杂磷光材料(有机金属)的方法和荧光主体材料掺杂荧光的方法。通过这样的参杂可以改善发光波长,效率,驱动电压,寿命等因素。
一般发光层材料具有苯、萘、芴、螺二芴、蒽、芘、咔唑等中心体;苯、联苯、萘、杂环等配体;对位、间位、邻位的结合位置及胺基、氰基、氟、甲基、叔丁基等置换结构。
在OLED中,有机金属配体存在多种形态。青色发光材料的有FIrPic和Bepp2、绿色发光材料有Zn(BTZ)2和Alq3、电子传输材料材料有Alq3、电子注入材料有Liq等。
现阶段蓝光发光体(emitter)应用方面还存在蓝光器件稳定性问题。
随着OLED面板发展逐步大型化,行业需要更细腻和色彩更鲜明的材料,其中解决的重点是蓝色材料,尤其是需要浅蓝色到深蓝色的高性能材料。另一方面,低驱动电压、高效率发光效率及热稳定性好的高玻璃化温度材料也是行业所需。
发明内容
本发明采用有机配合体和两个金属原子配位的方式设计金属配合物。所述的配合物可以改善色纯度、提高分子间稳定性及发光效率。使用该金属配合物制备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可以应用在有机发光器件、照明方面(emitter)及光子变频技术(photon down-converter)等方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属配合物的有机发光材料,其分子结构式为:
[化学式1]
其中,R1~R6独立的选自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0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C6~C6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5~C60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8~C60的稠环基;X1~X8选自N或C;L选自O、S、NR7或SiR7R8;R7和R8独立的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C6~C60芳基;M选自Pt、Pd、Ir、Rh或Au。
优选的,R1、R2独立的选自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C6~C3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C5~C30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8~C30稠环基;X1~X8选自N或C;L选自O、S、NR7或SiR7R8;R7和R8独立的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C6~C30芳基;M选自Pt、Pd、Ir、Rh或Au。
优选的,本发明所述的所述的金属配合物,选自下面化学式2-1~化学式2-7中的任一种结构:
[化学式2-1]
[化学式2-2]
[化学式2-3]
[化学式2-4]
[化学式2-5]
[化学式2-6]
[化学式2-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海谱润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长春海谱润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88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