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鱼溶浆蛋白粉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62859.5 | 申请日: | 2017-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65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周龙锡;张银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丰宇海洋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4/46 | 分类号: | C07K14/46;C12P21/06;C07K1/34;A23K10/22;A23K20/147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316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鱼溶浆 蛋白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鱼溶浆蛋白粉。
背景技术
鱼溶浆是鱼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压榨废水。早期鱼粉生产工艺过程中,鱼溶浆通常不经回收直接向环境中排放,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鱼溶浆中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据P.J.BECHTEL,Univ.of Alaska报道,鱼溶浆含蛋白6%,木瓜蛋白酶消化率大于95%,可溶性蛋白占70%,采用适当方法回收后的鱼溶浆蛋白可以用于饲料工业,用作动物饲料的原料。近年来,有关鱼溶浆回收利用的方法已有较多研究,如把鱼溶浆加入鱼粉中烘干(中国专利CN200710030735.9),或经脱油、脱粘多糖处理后干燥成鱼溶浆蛋白粉(中国专利CN200710120346.5) 等。由于鱼溶浆含鱼体组织中的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可将鱼溶浆加工成蛋白粉。但鱼溶浆中蛋白质分子量较大,并有较强的鱼腥气味,需要分解成小分子蛋白并去腥。
现有技术如授权公告号为CN 102994601 B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海洋胶原蛋白酶MCP-01 制备胶原蛋白粉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 海洋胶原蛋白酶MCP-01溶于Tris-HCl缓冲液中, 配成酶浓度为0.3~0.5mg/mL 的酶液 ;(2)将牛肌腱 I 型不可溶胶原蛋白加入酶液中,在水浴锅中反应,在 4℃条件下,离心后超滤,制得胶原蛋白粉。该方法生产的胶原蛋白粉分子量小但小肽的生物活性不强,功能性较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得到分子量小、无腥味、活性高的鱼溶浆生产蛋白粉。
本发明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鱼溶浆蛋白粉,含有氨基酸序列为HSHACKLCVCVNCFCCGAKCYLCRVLHPGKLCVCVNCSK的活性多肽。
一种鱼溶浆蛋白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脱脂:在鱼溶浆中加入有机溶剂,采用索氏提取法脱脂,有机溶剂为丙酮和乙醇混合物,体积比为1:1~3,鱼溶浆与有机溶剂体积比为1:2~3。反应温度为70~85℃,反应时间为2~3h,重复2~4次。利用相似相容原理,鱼溶浆中脂肪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同时蛋白质不溶于有机溶剂,脂肪随有机溶剂蒸馏,与蛋白质分离开来,得到脱脂后的鱼溶浆;
分步酶解:在鱼溶浆中加入胃蛋白酶,采用红外线控温,酶解,胃蛋白酶添加量0.6~1.4%,pH为2.0~3.5,酶解温度为37~39℃,酶解时间为10~15min。酶解结束后灭酶,鱼溶浆中的蛋白质存在大量胃蛋白酶的酶切位点,胃蛋白酶对其的酶解效率高且得到的蛋白质分子量小,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调节pH后再加入木瓜蛋白酶酶解,采用红外线控温,木瓜蛋白酶加入量为0.2~0.4%,pH为6.0~7.0,温度为50~55℃,酶解时间为4~7min。胃蛋白酶酶切后的蛋白质暴露了很多木瓜蛋白酶的酶切位点,木瓜蛋白酶对上述蛋白质继续酶解,进一步减小蛋白质的分子量。沸水浴灭酶3~7min,过滤取滤液;
脱腥:在滤液中加入脱腥液,脱腥液成份及其重量份为:氯化钠10~15份、碳酸氢钠8~12份、紫苏水10~18份、柠檬酸6~10份、乳酸6~10份、丙酸乙酯0.02~0.05份、L-薄荷醇0.1~0.3份和水80~100份。搅拌均匀,静置。鱼糜中腥味成分主要由氧化三甲胺降解、脂肪氧化、含硫氮前体物质转化等途径 产生。上述脱腥液既可与蛋白质中已产生的腥味物质反应,达到去腥的效果,还能抑制蛋白氧化,使蛋白粉产品在保质期内始终保持无腥味状态。丙酸乙酯和L-薄荷醇可促进脱腥液中其他成分与腥味物质的反应,且可有效掩盖腥味;
超滤:将去腥后的滤液超滤,超滤膜规格为1~2kDa,取滤过液。通过超滤可去除分子量大的杂质,对鱼蛋白进行纯化,提高产品质量;
脱盐:将滤过液通过离子交换树脂脱盐,得到脱盐液体;
喷雾干燥:将脱盐液体喷雾干燥得到蛋白粉产品。蛋白粉中含有氨基酸序列为HSHACKLCVCVNCFCCGAKCYLCRVLHPGKLCVCVNCSK的活性多肽。上述活性多肽可将血液中的油脂包裹,并将其排除体外,降低血液粘度,增加血液的流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丰宇海洋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丰宇海洋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28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