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组合桩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61508.2 | 申请日: | 2017-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176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广小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欧伊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52 | 分类号: | E02D5/52;E02D5/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新型组合桩,属于组合桩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可用于建设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因此房屋建筑向高层发展,各种高层及超高层建筑成为当前建设的主导。对于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的基础工程,基础承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物沉降变形要求也越来越高。
现有技术公开的一种复合式组合桩,所述复合式组合桩包括多根矩形桩、多根非预应力桩、多根竹节式桩、多根预应力管桩的组合,而组合成多种不同桩型的复合式组合桩,每种桩型的复合式组合桩的每上下二根桩的连接方式为机械连接。同时提供一种复合式组合桩的施工方法。本发明的效果是单桩抗压承载力高,桩身混凝土强度得到充分发挥,桩身抗拔性能得到大幅提高,桩身抗水平承载力大幅提高,施工对周围设施无影响,无噪声和空气污染,适应桩端持力层变化较大的地质条件;桩顶标高可控,可避免因截桩而造成桩头破坏或桩身预压应力的变化,特别是桩身接头部分受桩身内外水泥土的保护,桩身完整性更加可靠。但是现有技术在两根桩间需要采用三块的钢板件再通过多个螺栓进行机械连接,操作极易麻烦,增加了作业员的作业量,大大降低了工作功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一种新型组合桩,其结构包括预应力管桩、卡箍、非预应力桩、高强度螺栓,所述的预应力管桩设于非预应力桩的上面并且两者通过卡箍、高强度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的卡箍与高强度螺栓相配合,所述的预应力管桩由桩体、上凸圈、上螺栓孔、定位柱组成,所述的预应力管桩的底面均匀的设有四个与之为一体化结构的定位柱,所述的定位柱与桩体相互垂直,所述的预应力管桩的外壁底部上设有上凸圈、上螺栓孔,所述的上凸圈设置在上螺栓孔的上面,所述的上凸圈、上螺栓孔均与桩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定位柱与非预应力桩活动连接,所述的上凸圈与卡箍活动接触,所述的非预应力桩由基体、下凸圈、凹槽、定位孔、下螺栓孔组成,所述的基体的顶面上设有与之为一体化结构的凹槽、定位孔,所述的定位孔设有四个且均匀的分布在凹槽内,所述的下凸圈、下螺栓孔设于基体的外壁顶部上,所述的下螺栓孔位于下凸圈的上面,所述的桩体的底部与凹槽过盈配合,所述的卡箍与下凸圈活动接触,所述的卡箍由下通孔、左箍体、上通孔、铰链片、圆孔、右箍体、铰链柱组成,所述的左箍体的右端通过铰链柱与右箍体左端铰链连接,所述的左箍体的左端通过铰链片与右箍体右端铰链连接,所述的铰链片设置在左箍体的左端上,所述的左箍体上设有与之一体化结构的下通孔、上通孔,所述的下通孔与上通孔的位置相错开,所述的左箍体、右箍体设于上凸圈与下凸圈的中间并且与其活动接触,所述的高强度螺栓穿过圆孔与右箍体、基体相连接,所述的下通孔与下螺栓孔位置相对应,所述的上通孔与上螺栓孔位置相对应并通过螺栓与桩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预应力管桩、非预应力桩的形状均为圆柱体结构且两者的高度数值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的卡箍的形状呈圆形结构,所述的左箍体、右箍体的形状均呈半圆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的定位柱的位置与定位孔的位置相对应并且两者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的卡箍的宽度数值等于上凸圈与下凸圈的间距数值。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螺栓孔与下螺栓孔为同心圆且直径数值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的卡箍采用高硬度的304不锈钢材质,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耐热性,低温强度和机械特性,冲压、弯曲等热加工性好。
进一步地,所述的预应力管桩采用优质的钢铁材质,具有硬度大,强度高,承受能力强的性能。
本发明的一种新型组合桩的有益效果:该组合桩采用单个卡箍进行两根桩的机械连接,操作简便,减轻了作业员的作业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助于促进施工进度的实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新型组合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预应力管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非预应力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卡箍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预应力管桩-1、卡箍-2、非预应力桩-3、高强度螺栓-4、桩体-101、上凸圈-102、上螺栓孔-103、定位柱-104、基体-301、下凸圈-302、凹槽-303、定位孔-302、下螺栓孔-305、下通孔-201、左箍体-202、上通孔-203、铰链片-204、圆孔-205、右箍体-206、铰链柱-207。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欧伊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欧伊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15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助消化固元膏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终端截屏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