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硫化矿浮选组合捕收剂及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48891.8 | 申请日: | 2017-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82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学勇;王彦军;张平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有色金属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3D1/012 | 分类号: | B03D1/012;B03D101/02;B03D103/02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史力伏 |
地址: | 110141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硫化 浮选 组合 捕收剂 用途 | ||
本发明属于选矿药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硫化矿浮选组合捕收剂及用途。捕收剂的原料按重量份数配比如下:丁氧羰基异丁基硫氨酯7‑13份,丁氧羰基己基硫氨酯30‑50份,脂肪醇混合物15‑40份,碳氢化合物5‑10份,燃料油15‑40份,2‑乙基己醇2‑10份,丁醇3‑6份,喹啉0.1‑1份,取代的丙烯醛0.5‑1.25份。该复合捕收剂在保持选择性较好的前提下,提高选矿捕回收率,并能够降低精矿中砷含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选矿药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硫化矿浮选组合捕收剂及用途。
背景技术
目前,多金属硫化矿石浮选所采用药剂大多为黄药类、硫氨酯类或黄原酸酯类等,由于新型选矿药剂的种类较少,而限制了难选矿石的利用。随着选矿工业的发展,易选矿石逐渐变少,复杂和难选矿石的地位越来越凸显出来。单一选矿药剂已无法满足浮选工业的要求。因此,浮选组合捕收剂的相关科技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关注。
近年来,相继研制开发了一些复配选矿药剂。例如,专利CN99122607 的复合复配药剂由烷基二硫代磷酸铵、烷基硫代氨基甲酸酯及C6-C8混合醇及水组成,该浮选剂试用于铜、铅、镍、金银等有色金属和贵金属,可提高金属的回收率和精矿品位,降低精矿产品中杂质的含量,经济及环境效益好;专利CN102009000A 介绍了一种用于金银和铂族元素的捕收剂及其使用方法。该发明采用在烯丙基烷基硫氨酯的黑药溶液中添加烷醇,在室温下重复搅拌至都没得到,该捕收剂选型好,捕收性能高,泡沫粘性适中,大大提高了精矿中有价金属的品位和回收率;专利CN 1411910A 发明了一种选择型号、捕收力强的浮选硫化矿石捕收剂,捕收剂主要由硫代氨基甲酸酯、二乙基硫氮酯、730A、二烃基二硫代磷酸盐、丁磺酸丙烯酯氨比例配制而成。它能明细改善选矿技术指标,有效分离铜硫、铜铁、铜砷等,减少有价元素的损失;专利CN 101992151A介绍一种高硫铜矿捕收剂,其物料组成:烷基烯丙基硫氨酯40-50份,硫氮氰酯35-45份,烷基黄原酸丙腈酯8-15份,该捕收剂具有捕收和起泡双重属性,选择性好,捕收能力强,在pH7-10范围内均可实现铜硫高效分离,可有效提高精矿品位和回收率,是一种有着较宽适用范围的高硫铜矿捕收剂;专利CN 103878072 介绍了一种硫化铜矿物高效复合捕收剂及用途,其特点是该捕收剂由异戊基黄原酸甲酸乙酯、异丙基乙基硫代氨基甲酸酯、松醇油、煤油、工业庚烷构成,该产品具有选择幸好,对硫化铜矿物捕收力强、生产过程简单并无其他有害物质产生的特点;专利CN103878071 介绍一种铜钴硫化矿的组合捕收剂,其特点是由乙基硫氨酯、煤油、松醇油和120#溶剂油组成,该组合捕收剂对黄铁矿及钴黄铁矿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在提高铜矿物的同时,大大降低了铜精矿中钴的含量,提高了钴的回收率;专利CN102553727 介绍了一种硫化铜矿浮选剂及制备方法与用途,特点是该浮选剂由玻璃水、7#浮选剂、乙基硫氨酯、松醇油、120#溶剂油和水构成,其特点是对铜的捕收能力强、生产过程简单并无其他有害物质产生的特点。虽然,现有的复合捕収剂对有色金属硫化矿浮选有一定帮助,组合捕收剂各有特点,普遍表现出选择性好、用量少的优点,但其对不同矿石性质的适应性比较差,均存在选择性及捕收力差、适用矿石种类少、除砷效果差的问题。综上所述,研究开发更高效的新型硫化矿浮选捕收剂,提高难选矿石的选矿选矿品位和回收率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硫化矿浮选组合捕收剂及制备方法;该复合捕收剂在保持选择性较好的前提下,提高捕收力和回收率,并降低能够明显砷含量。
为了实现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硫化矿浮选组合捕收剂,其原料按重量份数配比如下: 丁氧羰基异丁基硫氨酯 7-13份,丁氧羰基己基硫氨酯30-50份,脂肪醇15-40份,碳氢化合物 5-10份,燃料油15-40份,2-乙基己醇 2-10份,丁醇 3-6份,喹啉0.1-1份,取代的丙烯醛 0.5-1.2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有色金属研究院,未经沈阳有色金属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88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