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用九档位的自动变速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48851.3 | 申请日: | 2017-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60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庆永;丁志刚;余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H47/08 | 分类号: | F16H47/08;F16H6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118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用九 档位 自动变速器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用九档位的自动变速器结构,包括液力变矩器和换挡操作组件,液力变矩器包括第一泵轮、第二泵轮、导轮、涡轮和泵轮离合器,换挡操作组件包括第一行星齿轮机构、第二行星齿轮机构、拉维纳式行星齿轮机构、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第三离合器、第四离合器、第五离合器、第六离合器、第七离合器、第一制动器和第二制动器。本发明液力变矩器的设置,在起步和换挡时实现软连接,减少起步换挡过程的抖动,第一离合器的设置,用于正常行驶过程中动力的传输,传输效率高,换挡操作组件的设置,换挡过程中同时工作的换挡元件少,可靠性高,结构紧凑,占用面积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动力传动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用九档位的自动变速器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汽车多档位化已经成为重要发展趋势,目前九挡自动变速器的换挡结构多采用4组齿轮组,结构复杂、体积重量大、制造成本高、不利于安装在高级小型汽车中,同时传统的九档自动变速同时工作的换挡原件一般为三个,可靠性差。
自动变速箱中传统的液力变矩器可以实现软连接,减少起步换挡过程的抖动。但缺点是传输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车用九档位的自动变速器结构,结构紧凑换挡方便的九挡变速装置和液力变矩器,以解决传统九档自动变速箱体积重量大,同时工作的换挡原件多,可靠性差,液力变矩器传输效率较低、调节能力差等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用九档位的自动变速器结构,包括液力变矩器和换挡操作组件,所述的液力变矩器包括第一泵轮、第二泵轮、导轮、涡轮和泵轮离合器,所述的第一泵轮通过泵轮离合器与液力变矩器的泵轮轴连接,所述的第二泵轮固定设置在泵轮轴上,所述的导轮设置在导轮轴上,所述的涡轮设置在蜗轮轴上,所述的泵轮轴、导轮轴和涡轮轴同轴心设置,所述的泵轮轴与发动机连接,所述的涡轮轴与换挡操作组件连接;
所述的换挡操作组件包括第一行星齿轮机构、第二行星齿轮机构、拉维纳式行星齿轮机构、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第三离合器、第四离合器、第五离合器、第六离合器、第一制动器和第二制动器,所述的第一离合器结合使输入轴和第一行星齿轮结构的齿圈连接,所述的第二离合器结合使输入轴连接拉维纳式行星齿轮机构的行星架,所述的第三离合器结合使第一行星齿轮机构的行星架动力传至拉维纳式行星齿轮机构的行星架,所述的第四离合器结合使第一行星齿轮机构的行星架动力传至拉维纳式行星齿轮机构的小太阳轮,所述的第五离合器结合使第一行星齿轮机构的行星架动力经第二行星齿轮机构的齿圈传至拉维纳式行星齿轮机构的小太阳轮,所述的第六离合器结合使第一行星齿轮机构的行星架动力经第二行星齿轮机构的齿圈传至拉维纳式行星齿轮机构的大太阳轮,所述的第一制动器制动拉维纳式行星齿轮机构的大太阳轮,所述的第二制动器制动拉维纳式行星齿轮机构的行星架。
进一步的,所述液力变矩器还包括锁止离合器。
进一步的,所述液力变矩器还包括减震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制动器和第二制动器均固设在变速器壳体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车用九档位的自动变速器结构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所述的车用九档位的自动变速器结构,液力变矩器的设置,在起步和换挡时实现软连接,减少起步换挡过程的抖动,第一离合器的设置,用于正常行驶过程中动力的传输,传输效率高,换挡操作组件的设置,换挡过程中同时工作的换挡元件少,可靠性高,结构紧凑,占用面积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车用九档位的自动变速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液力变矩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工程学院,未经福建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88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纤维化剂的卤代类似物
- 下一篇:一种智能化多功能猪产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