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卧式发动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34712.5 | 申请日: | 2017-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34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牟松;孔令华;程仕杰;王腾;余良;祝婧娟;陈艺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隆鑫发动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5/06 | 分类号: | F01P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9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400052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卧式 发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摩托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卧式发动机。
背景技术
三轮摩托车由于排量小、车身体积小、通过性好等优点,得到广泛的使用,三轮摩托车根据行业一般分为老年车、正三轮货车和客运三轮,而其中老年车车头、车身较小,适合家庭生活中小物品的运送,较为机动灵活,一般设置的发动机为卧式发动机,利于结构协调布置,现有技术中,安装于三轮车的卧式发动机一般气缸朝前而箱体朝后,利于行车产生用于冷却发动机的冷却风,但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卧式发动机使用重载、低车速和高发动机转速情况,存在普遍热负荷高的问题,尤其是老年卧式发动机,提速慢,导致爬坡后不能有效进行散热,虽然在卧式发动机外壁形成有散热片,由于散热片之间形成阻挡,使得行车产生的冷却风不能有效对散热片之间的热量进行有效冷却,使得卧式发动机的散热效率较差,发动机长期处于较高温度的状态,严重影响了发动机的品质和使用寿命,当然,为克服发动机温度过高的问题,也可通过更改缸头,缸头盖,箱体、左盖和右盖等的散热结构,但成本相对较高,不适用于经济型的三轮车,因此,上述缺点严重影响了卧式发动机的应用。
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一种卧式发动机,能够有效提高发动机的散热效果,保证发动机的产品性能好和使用寿命长,并且发动机改动不大,成本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卧式发动机,能够有效提高发动机的散热效果,保证发动机的产品性能好和使用寿命长,并且发动机改动不大,成本低。
本发明的卧式发动机,所述卧式发动机固定设置有聚风板,所述聚风板位于卧式发动机上部且该聚风板与卧式发动机之间形成前大后小的楔形空间;所述楔形空间作为导风道用于冷却卧式发动机;所述聚风板将行车产生的冷却风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聚风板的下端与缸体之间的空隙吹过发动机缸体,另一部分被聚风板阻挡转向后吹向发动机缸头,聚风板利于将向后流动的气流聚拢并导流至卧式发动机,大大提高对发动机整体的冷却效率,保证发动机的产品性能好和使用寿命长,并且卧式发动机改动不大,在卧式发动机上方增加一块聚风板对卧式发动机整体布置影响较小,并且成本低,适用于三轮车,大大的提高产品的性价比。
进一步,所述聚风板为其长沿竖向倾斜设置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由下往上向前倾斜后与卧式发动机的缸体和缸头之间形成所述楔形空间;通过将聚风板1设置为类似瓦形结构的弧形板,弧形结构利于聚拢左右方向的气流向中靠拢,提高冷却风的收集效率,同时,弧形板由下往上向前倾斜设置利于对聚拢的冷却风形成向下导流至缸体和缸头,利于增加聚风板对缸体和缸头的左、右侧壁形成冷却风,保证缸体和缸头的散热面积较大。
进一步,扩展口利于调节聚风板的下端与缸体之间的空隙形状,在保证弧形板具有一定倾斜角度时,利于提高聚风板的过风面积,利于提高卧式发动机侧壁冷却风的风量,同时,可改善聚风板与缸体之间间距形状和距离,使该结构更符合流体力学需求,进一步提高冷却风的导风效果。
进一步,所述弧形板位于卧式发动机的缸体上方,所述弧形板的长与缸体中心轴线之间的空间夹角为α,所述α为35°-65°;优选为50°,在该空间夹角下,利于弧形板聚拢较多的冷却风,合理分配聚拢的冷却风对缸体和缸头进行冷却,大大改善发动机的品质,同时避免弧形板由于冷却风产生的阻力相对较小,保证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好。
进一步,所述弧形板的长与形成扩展口的切角面之间的夹角为β,所述β为100°-135°;优选为115°,所述弧形板的切角面通过下端面弧线的两端点,在该夹角的作用下,利于β与α相互配合,保证聚风板的下端与缸体之间空隙的导风性好,同时利于弧形板对卧式发动机左、右侧壁冷却风进行有效控制,提高冷却风的冷却效率。
进一步,所述聚风板可拆卸式固定于卧式发动机;便于维护维修,可根据三轮车机架与卧式发动机之间安装空间设置不同尺寸的聚风板,使用灵活,操作方便。
进一步,所述卧式发动机的前端设置有缸头盖,所述缸头盖的前端面设置有多个沿横向并列且平行分布的导风散热片12;所述导风散热片12沿竖向分布,利于缸头盖散热,同时利于对迎面吹向缸头盖的冷却风进行聚拢并使其朝竖直上侧流向聚风板,进一步提高冷却风对缸体的冷却强度。
进一步,所述卧式发动机由前向后依次包括缸头盖、缸头、缸体和箱体,所述缸头和箱体的顶部分别固定设置有进气管和启动电机,所述聚风板倾斜固定设置于进气管和启动电机之间;所述进气管为金属管并在进气口设置有连接法兰,所述聚风板可支撑固定于进气管和启动电机,利于保证聚风板稳定性,避免出现涡流,进而保证形成的冷却风气流场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隆鑫发动机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隆鑫发动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347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风板及其安装构造
- 下一篇:一种高效环保节能内燃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