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苯扎氯铵溶液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31728.0 | 申请日: | 2017-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44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孙毅;陈莹;金丽;刘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大冢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14 | 分类号: | C12Q1/14;C12Q1/06;C12R1/445;C12R1/125;C12R1/385;C12R1/725;C12R1/685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宗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2103 | 代理人: | 孙乔乔 |
地址: | 300382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苯扎氯铵 溶液 微生物 限度 检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酶或微生物的测定或检验方法,具体是一种苯扎氯铵溶液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
背景技术
苯扎氯铵溶液为氯化二甲基苄基氢胺的混合物,无色或淡黄色的澄清液体,气芳香,味极苦,振摇时能产生大量泡沫,用于手术前皮肤消毒,粘膜和伤口消毒。
苯扎氯铵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广谱杀菌剂,对革兰氏阳性细菌作用较强,在制药工程中作为防腐剂使用。由于苯扎氯铵原料抑菌作用大,在设计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上存在极大的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苯扎氯铵原料抑菌作用大,微生物限度检查困难的问题,所提出的一种苯扎氯铵溶液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
本发明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苯扎氯铵溶液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Ⅰ. 取苯扎氯铵溶液,加入稀释液,制成1:10供试液;
Ⅱ. 用无菌吸头吸取1份供试液,加入到50份稀释液中,混匀;
Ⅲ. 先用少量冲洗液润洗低吸附性滤膜,再采用薄膜过滤法将稀释后供试液全量过滤,用冲洗液分次冲洗滤膜,每次的冲洗量为总冲洗量的1/16;
Ⅳ. 同法制备两张滤膜,分别贴于两种不同的培养基上,适宜条件培养后,点计菌落数;
Ⅴ. 阴性对照:采用薄膜过滤法将稀释液进行过滤,菌面朝上贴于培养基上培养。
所述稀释液和冲洗液的成分为蛋白胨干粉和吐温-80,二者的质量份数比为1:1。
所述稀释液和冲洗液的制备方法为:称蛋白胨干粉5份、吐温-80 5份,溶于1000份水中,调pH使灭菌后的pH值为7.1±0.2,115-121℃高压灭菌15-30分钟。
所述总冲洗量为800ml。
所述培养基为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和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于30-35℃培养3天,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于20-25℃培养5天。
所述阴性对照稀释液过滤后,菌面朝上贴于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上,30-35℃培养3天。
本发明获得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有效的解决了苯扎氯铵原料抑菌作用大,微生物限度检查困难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前期大量计数方法适用性初筛试验,确定了稀释液、冲洗液以及稀释液、冲洗液的量,且试验结果以“cfu/ml”计算,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本发明的试验方法科学,试验结果准确,填补了苯扎氯铵原料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空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一、试验准备:
1.供试品:苯扎氯铵溶液(10%)
2. 菌种:
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003)
铜绿假单胞菌(CMCC(B)10104)
枯草芽孢杆菌(CMCC(B)63501)
白色念珠菌(CMCC(F)98001)
黑曲霉菌(CMCC(F)98003)
以上标准菌株均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或天津市药品检验所。
3.培养基(详见表1)
4.培养基、冲洗液、中和剂配制方法(详见表2)
5.试验仪器(详见表3)
6. 菌悬液的制备:
a.增菌:分别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于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平板上,30-35℃恒温箱培养18-24小时;接种白色念珠菌、黑曲霉菌于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中,20-25℃恒温箱培养,白色念珠菌培养24-48小时,黑曲霉菌5-7天,用3-5ml含0.05%吐温80的0.9%无菌NaCl溶液将黑曲霉孢子洗脱,用管口带有无菌脱脂棉的毛细管收集孢子悬液于无菌试管中保存,备用。
b.菌液稀释: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菌的新鲜培养物用0.9%无菌NaCl溶液按10倍稀释,制成试验菌液;试验菌液每毫升含菌量小于100cfu。
c.新制备的菌悬液在室温条件下应在2小时内使用,2-8℃冷藏可保存24小时。
二、试验方法的建立
《中国药典》规定:供试品的微生物计数方法应进行方法适用性试验,以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产品的微生物计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大冢制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大冢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317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跨站攻击解决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高隐秘且抗溯源的通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