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机动车辆的主动式发动机罩系统的撞击传感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26445.7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625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V·S·耶尔;A·德沃内恩;R·P·H·克里希纳帕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38 | 分类号: | B60R21/38;E05F15/50 |
代理公司: | 11105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贺紫秋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机动车辆 主动 发动机 系统 撞击 传感器 装置 | ||
公开了用于主动式发动机罩系统的撞击传感器装置、这种撞击传感器装置的制造方法和使用方法、以及具有使用这种撞击传感器装置的主动式发动机罩系统的机动车辆。例如,公开了用于机动车辆的主动式发动机罩系统的撞击传感器装置。主动式发动机罩系统致动器可选择性地致动以使车辆的发动机罩移动。撞击传感器装置包括连接到感测管的传感器,以检测感测管的特征变化并响应地输出致动器触发信号。由高密度材料形成的第一块和第二块附接到与保险杠相邻的车身,并且共同地限定了内部通道,其内嵌套感测管。第一块可移动地附接到第二块,使得一个块相对于另一个块的位移启动感测管的特征变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用于机动车辆的主动式发动机罩系统。更具体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涉及用于触发主动式发动机罩系统的发动机罩升降致动器的撞击传感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成品机动车辆(比如现今的汽车)最初配备有隔室盖板组件,其可移动地安装到车身,以进出车辆的各个隔室。例如,传统的行李箱是位于车辆后部并被行李箱盖覆盖的大储存箱,其铰接在乘客车厢的后盖板下面。另一方面,驾驶员侧和乘客侧车门可打开和关闭以允许用户进出,以便进入和离开乘客车厢。相反,发动机罩(或在某些国家称为“发动机盖”)延伸越过并且覆盖车辆的发动机舱,以防止发动机部件被盗和损坏。对于乘用车,发动机罩通常铰接至仪表板下面的前向横梁或铰接至白车身(BIW)的横向发动机舱导轨,并且经由可释放锁止机构固定至前隔板横梁。
发动机罩通常使用冲压的金属板构造而成,其将显著的整体强度和刚度与光滑、可涂漆的外表面相结合。通常,通过将相对高强度的冲压金属(外部)面板(通常称为“A表面”)与预形成的内部加强板(通常称为“B表面”)(由一系列的发动机侧帽状截面增强件支撑)相结合来达到发动机罩刚度。帽状部分增强件通常位于发动机罩的内部面板和外部面板之间,并且包括朝向A表面的一对上凸缘以及朝向B表面的单个下凸缘,上凸缘和下凸缘通过腹板部分相互连接。这种传统的发动机罩结构通过将相对较硬的材料(通常是冲压铝或钢)放置成远离发动机罩的弯曲中轴线来增加发动机罩的弯曲刚度。
在某些车辆撞击情况下,物体可能向发动机罩上施加向下的力;发动机罩通常设计成当向其施加向下的力时变形。然而,发动机罩的可变形性以及相应地发动机罩吸收能量的能力可能被发动机罩到容纳在车辆发动机舱中的刚性安装部件的接近度所阻碍。作为实例,发动机罩和发动机缸体紧密接合时,发动机罩通过变形吸收能量的能力可能会受到很大的阻碍。然而,发动机罩和发动机舱部件之间的最小间隙可以提供显著的益处,比如驾驶员可视性改善、空气动力学增加以及期望的美学吸引力。相反,车辆发动机罩和发动机舱之间的额外间隙可以增加发动机罩在受到向下的作用力时吸收能量的能力。
为了在车辆运行期间保持低罩线,并在撞击事件期间在发动机罩和发动机舱内容物之间实现更大的间隙,许多车辆设置有主动式发动机罩系统(俗称为“主动抬升发动机罩”),其在发动机罩变形之前,可操作地改变发动机罩相对于发动机的方向和/或位置。作为主动式车辆系统,发动机罩响应于撞击事件,通过弹簧加载或点火致动器自动地倾斜、抬升或以其它方式从发动机移开。这些致动器被撞击检测传感器装置激活,该撞击检测传感器装置被封装在车辆的前端,通常在外保险杠面板和内保险杠横梁之间。撞击检测传感器装置可以包括连接到空气管的相对两端的一对压力传感器,该空气管被封装在可压碎泡沫块的后面。当空气管在撞击时被通过保险杠面板传递到泡沫块的压碎力压缩时,压力传感器输出触发信号。传感器信号可以向车载电子控制单元(ECU)提供各种类型的撞击信息,比如撞击类型、撞击角度和撞击严重性。使用该信息,电子控制单元使用存储的撞击算法来确定撞击事件是否满足展开的阈值标准;如果满足,那么电子控制单元响应地触发点火电路来激活致动器,从而展开发动机罩。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64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果树栽培用车载挖坑机
- 下一篇:一种简易补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