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轮‑履复合型无人移动平台及其运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19336.2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46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杜忠华;张志安;钟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云之璟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5/04 | 分类号: | B62D55/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32203 | 代理人: | 朱沉雁 |
地址: | 211135 江苏省南京市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型 无人 移动 平台 及其 运用 | ||
1.一种轮-履复合型无人移动平台,包括车体(1)、两组履带轮机构(2)、前桥(3)、后桥(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个轮履切换机构(5),两组履带轮机构(2)对称设置在车体(1)两侧,前桥(3)设置在车体(1)前端,后桥(4)设置在车体(1)后端,两组履带轮机构(2)对称设置在车体(1)两侧,且位于前桥(3)和后桥(4)之间,两个轮履切换机构(5)设置在同一组履带轮机构(2)的内壁两端,与前桥(3)同侧的两个轮履切换机构(5)分别与车体(1)和前桥(3)连接,与后桥(4)同侧的两个轮履切换机构(5)分别与车体(1)和后桥(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履复合型无人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履切换机构(5)包括电缸(6)、铰接件(7)、第一连杆(8)、第二连杆(9)、第三连杆(10)和底座(11),电缸(6)水平放置,推杆端朝向车桥,另一端通过铰接件(7)设置在车体(1)上部,电缸(6)的推杆顶端与第一连杆(8)一端转动连接,第一连杆(8)的另一端与底座(11)转动连接,底座(11)设置在车体(1)下部,第一连杆(8)中部有孔,与第二连杆(9)一端转动连接,第二连杆(9)另一端与第三连杆(10)中部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连接处的第三连杆(10)上设有限位块,第三连杆(10)水平放置,朝向车体(1)的一端与底座(11)转动连接,朝向车桥的一端与车桥。
3.基于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履复合型无人移动平台的运用,其特征在于:行走方式由履带式向轮式切换时,此时电缸(6)的推杆由缩回变为伸出,第一连杆(8)的顶部由倾向车体(1)变为竖直,电缸(6)整体通过铰接件(7)顺时针转动,第二连杆(9)绕与第一连杆(8)中间孔铰接处,逆时针旋转,即与第一连杆(8)的铰接端向上升高,与第三连杆(10)的铰接端向下降低,由于第二连杆(9)的运动,推动第三连杆(10)绕与底座(11)的铰接处逆时针转动,连接车桥的一端自然将车轮放下,车轮着地后,电缸(6)的推杆继续伸出,将车体(1)和两组履带轮机构(2)抬升,脱离地面,电缸(6)的推杆继续伸出,直至第一连杆(8)完全竖直,与第二连杆(9)重合,同时第三连杆(10)上有限位块抵住第二连杆(9),使得第二连杆(9)一侧被限位块抵住,另一侧被电缸(6)的推杆推住,两侧都不能转动;此时连杆机构为死点位置,实现自锁。
4.基于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履复合型无人移动平台的运用,其特征在于:行走方式由轮式向履带式切换时,此时电缸(6)的推杆由伸出变为缩回,第一连杆(8)的顶部由竖直变为倾向车体(1),连杆机构脱离死点位置,第二连杆(9)离开竖直方向位置,结构改变,电缸(6)整体通过铰接件(7)逆时针转动,第二连杆(9)绕与第一连杆(8)中间孔铰接处,顺时针旋转,即与第一连杆(8)铰接端向下降低,与第三连杆(10)铰接端向上升高,第二连杆(9)的运动,拉动第三连杆(10)绕与底座(11)的铰接处顺时针转动,连接车桥的一端自然将车轮抬起,履带轮机构(2)着地后,电缸(6)的推杆继续收缩,将车桥整体抬升,脱离地面,电缸(6)的推杆继续收缩,直至完全缩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云之璟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云之璟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1933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驾驶室侧围及后围连接位置结构
- 下一篇:一种自装自卸型履带底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