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IDC机房运维机器人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18664.0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9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曲道奎;王海鹏;杨奇峰;刘晓帆;陈烁;卢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G01D21/0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许宗富 |
地址: | 11016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感器 机器人本体 机房 管理系统 机器人 机柜 运维 远程管理系统 信息发送 运行状态 传感器设置 传感器数据 自身传感器 环境状况 接收处理 在机 整合 服务器 互联 传递 检测 部署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IDC机房运维机器人管理系统。该IDC机房运维机器人管理系统包括:机器人本体,远程管理系统,机房传感器以及机柜传感器;所述机房传感器部署于机房固定位置,并将所述位置的机房传感器获得的信息发送至所述机器人本体;所述机柜传感器设置在机柜上,并将所述机柜传感器得的信息发送至所述机器人本体;所述远程管理系统与所述机器人本体互联,并接收处理、整合由机器人传递过来的传感器数据,以检测IDC机房的环境状况、机柜机房自身传感器运行状态以及服务器的运行状态。本发明提供的IDC机房运维机器人管理系统具有成本低且可靠性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房运维自动化管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IDC机房运维机器人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力和IDC机房进行平时的运行维护管理时,主要还是依靠人工,并且对运维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也比较高,但在实际的工作中,任务量最大的还是日常的简单的重复性劳动,这样的工作性质就决定了IDC机房需要使用较高的人工成本来完成大部分简单的管理操作,从而成本较高,且容易出错容易产生服务器运行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IDC机房运维机器人管理系统。所述IDC机房运维机器人管理系统包括:机器人本体,远程管理系统,机房传感器以及机柜传感器;所述机房传感器部署于机房固定位置,并将所述位置的机房传感器获得的信息发送至所述机器人本体;所述机柜传感器设置在机柜上,并将所述机柜传感器得的信息发送至所述机器人本体;所述远程管理系统与所述机器人本体互联,并接收处理、整合由机器人传递过来的传感器数据,以检测IDC机房的环境状况、机柜机房自身传感器运行状态以及服务器的运行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房传感器包括温湿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有害气体传感器和粉尘传感器;所述机柜传感器包括RFID,温度传感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器人本体的传感器模块搭载温湿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和有害气体传感器和粉尘传感器,用于对机房内的环境进行监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器人本体包括:运动底盘、视觉模块、传感器模块以及执行机构;所述视觉模块和传感器模块设置在所述运动底盘上,并将获取的信息发送至所述执行机构;所述执行机构根据所述视觉模块和传感器模块发送的信息与所述远程管理系统进行通信,并可根据所采集的信息在机器人本体上进行声光报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二维激光传感器,所述二维激光传感器对机房环境进行扫描,创建平面地图,使用导航算法计算、标定当前机器人位置,使用路径规划算法实现机器人的运行路径规划。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模块还包括激光传感器、超声传感器;所述激光传感器、超声传感器对机房内障碍物进行识别,实现在运行过程中的动态避障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器人本体与所述远程管理系统之间通过无线网络进行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器人视觉模块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对特定管路进行检测,在液冷设备、管路易发生泄漏部位进行图像比对识别,判断是否有漏液现象发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器人本体还用于检测服务器出风口以及表面的温度是否有过热现象,同时对服务器的运行噪声进行音频采集,分析有无风扇转速过快或转动异常情况,与从远程管理系统中获取到的服务器正常运行状态下的各项参数值进行比对,得出服务器是否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服务器出风口以及表面的温度是否有过热现象是通过温度传感器进行检测。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本发明提供的IDC机房运维机器人管理系统通过使用机器人管理系统可以完成大部分的重复工作,使运维人员能够将精力投入到具有技术含量的工作上去,从而减少运维人员的数量,降低成本,且可靠性高,可有效减少服务器的运行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186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跨步电压的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深海爬游机器人自主避障仿真实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