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纳米管导电浆、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锂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17742.5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314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姚朝华;韩友国;杨玉梅;余洁;董光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24 | 分类号: | H01B1/24;H01B13/00;H01M4/62;H01M4/131;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吕耀萍 |
地址: | 241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导电 正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锂电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纳米管导电浆、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锂电池,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实施例利用碳纳米管均一、周期性孔道结构的特点,将碳纳米管制作成浆液作为导电剂引入正极材料,使碳纳米管可以很好地分散于电池正极材料中,从而提高电池的循环性能、大功率输出及快速充电等性能,避免了将碳纳米管直接用作正极材料造成的团聚问题。另外,本发明实施例在制备锂电池时,从结合结构上控制压实密度、减小电池体积、提升电芯的容量,从而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碳纳米管导电浆、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锂电池。
背景技术
2017年,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将按能量密度进行补贴,将续航里程作为必要指标。政府鼓励高能量密度、车辆轻量化等先进技术的使用和推广,同时对电池的成本控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补贴中对于能量型电池的技术要求,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是每个电动汽车企业关注的关键问题。
能量密度大且性能好的三元电池需要更高的克容量的发挥、更好的电池结构和更优良的功能材料,因此成本会较高。现有技术中通过将三元材料与价格便宜的锰酸锂、钴酸锂等材料共混,可以有效的降低电池的成本。另外,为了降低电池的内阻,增大电池的大电流放电能力,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在电池的正极材料中加入碳纳米管、导电炭黑、导电石墨、碳纳米管纤维等导电剂,其中碳纳米管属于介孔材料,具有周期性排列的孔道、均一且在2-50nm内可调的孔径结构、高比表面积、组成多样的骨架等特征。在用作电极材料时,碳纳米管的孔隙空间可以作为缓冲空间,以减少材料体积变化对电极结构的破坏,有利于提高循环性能;且碳纳米管的孔壁厚度均一且小于20nm,使锂离子无需长距离扩散即可达到电极材料的活性空间;同时孔道可以作为电解液的传输通道,使锂离子能快速到达电极内部,有利于大功率输出和快速充电。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本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由于碳纳米管纳米级的尺寸及较大的比表面积,导致其在溶液中很容易聚集成束发生团聚,不能使碳纳米管很好地分散于电池正极材料中,增加了电池的内阻,降低了电池的放电能力,进而影响电池的能量密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碳纳米管导电浆、正极材料及其锂电池的制备方法。
具体而言,包括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碳纳米管导电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a)真空烘烤碳纳米管;
步骤2a)将聚乙烯醇和N-甲基吡咯烷酮与所述碳纳米管混合搅拌,得到碳纳米管导电浆。
其中,所述碳纳米管、所述聚乙烯醇和所述N-甲基吡咯烷酮的重量比为:100:28:2;或为:100:20:2;且所述N-甲基吡咯烷酮的固含量为60%~80%。
一种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b)烘烤主粉材料、粘合剂和导电剂;
步骤2b)将聚偏氟乙烯溶液、N-甲基吡咯烷酮和所述粘合剂混合搅拌,得到混合溶剂;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纳米管导电浆与所述混合溶剂混合搅拌,得到碳纳米管导电浆混料;
步骤3b)将所述碳纳米管导电浆混料与所述导电剂混合搅拌,得到导电剂混料;
步骤4b)将所述主粉材料分三次加入所述导电剂混料中,进行混合搅拌,得到正极材料。
优选地,所述主粉材料由三元材料和锰酸锂组成;且所述三元材料和所述锰酸锂的重量比为:(70-80wt%):(20-30w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177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