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厚板轧机精轧阶段规程的分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09149.6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77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李群;刘鑫;王志勇;邱志宏;尤利国;杨子江;白学军;张学峰;荀利涛;鲁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皇岛首秦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00 | 分类号: | B21B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7 | 代理人: | 王普玉 |
地址: | 066326***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厚板 轧机 阶段 规程 分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厚板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厚板轧机精轧阶段规程的分配方法。尤其涉及轧制6~8mm极限薄规格钢板精轧阶段轧制规程的分配方法。
背景技术
3m以上宽厚板轧机主要生产厚度12mm以上规格钢板,6~8mm薄规格钢板通常在热连轧机组上生产并经过开平处理后使用,但卷板在开平后板形难以得到保证;热连轧机组的辊身宽度普遍在2300mm以下,船板、桥梁板及特殊用途锅炉容器板等行业对薄宽规格钢板的需求不断增加,宽度规格在2500~3500mm,这个宽度规格是热轧卷板无法生产的,如果采用热轧卷板开平使用就会增加焊接工作量,不但增加了加工周期、拼焊钢板的不平度远不及一次轧成的钢板,同时拼焊钢板需对焊缝进行探伤,成本增加,部分工程认为焊缝增加会造成使用风险增加。
因此采用中厚板轧机生产厚度6~8mm,宽度2500~3500mm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和开发价值,而宽厚板轧没有热轧卷板的张力装置,并且中厚板轧机由于轧机大型化,轧辊膨胀、辊身水冷却、轧机精度相对热轧卷板都不利于薄板轧制,中厚板轧制6~8mm薄宽规格产品时难度较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精轧阶段极易出现边浪或者中浪板型;
2、精轧阶段易出现轧制镰刀弯,刮扯轧机机架或者轧废;
3、精轧阶段由于温降过快容易造成轧制规程变化进而影响轧制稳定性。
精轧阶段轧制规程的分布对板型、轧制稳定性、镰刀弯的控制都有决定性的影响,精轧机阶段特别是最后三个道次由于轧件厚度已经比较薄,需要控制适中的轧制力和辊缝设定,首先轧制力不宜过小,轧制力过小辊缝对轧件起不到有效的压制作用,轧机容易甩弯;其次轧制力不宜过大,受轧机刚度的影响轧制力过大容易导致轧机弹跳过大,造成辊缝过小,轧制处于非稳态轧制也容易导致镰刀弯,同时板型容易出现严重的边浪;轧制温度不宜过低,轧件温度低的话易导致轧件变形抗拉增加,进而导致轧制力增加,造成辊缝不稳定,诱发板型和镰刀弯问题发生;精轧辊缝设定处于连续的下压辊缝设定为佳,及n+1道次的辊缝宜小于n道次的辊缝,如n+1道次的辊缝大于n道次辊缝设定也容易造成板型理想;精轧道次不宜过多,精轧道次数量增加容易导致轧件温度降低,轧制不稳定性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厚板轧机精轧阶段规程的分配方法,解决了中厚板轧机轧制厚度规格6~8mm,宽度2000~3500mm钢板,轧制过程控制不稳定,板型不良,易产生镰刀弯的问题。针对钢坯规格110~180mm,钢坯加热出炉目标温度1250~1300℃,钢板厚度规格6~8mm,钢板宽度规格2000~3500mm,粗轧放钢待温厚度50~70mm的轧制情况,设计的精轧道次数量5~7个道次,对精轧阶段特别最后三个道次的压下量、辊缝设定及轧制力设定进行了设计,满足了厚度规格6~8mm、宽度规格2000~3500mm极限薄规格钢板中厚板轧机稳定生产的需求。
一种中厚板轧机精轧阶段规程的分配方法,具体步骤及参数如下:
1、钢坯、钢板规格尺寸为:钢坯规格110~180mm,钢板规格6~8mm,宽度规格2000~3500mm,待温厚度为50~70mm,钢坯加热出炉目标温度为1250~1300℃;
2、精轧阶段轧制规程设定:
1)道次选择:精轧阶段按5~7个道次控制,精轧道次数量:n(n=1,2,3,4,5,6,7);
2)辊缝及最后道次压下量设定:第n道次辊缝设定Gapn,满足条件Gapn+1<Gapn,且满足最后道次的辊缝Gap≥4mm。最后道次辊缝Gap≥4mm目的是避免最后道次辊缝过小,造成轧制力偏大同时轧机弹跳过大,进而影响轧制板型。
3)第n道次压下量为Draftn,最后道次压下量满足0.7mm≤Draft≤1.5mm。压下量过大或过小会造成轧制力过大或过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皇岛首秦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未经秦皇岛首秦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091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轧态无缝钢管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金属丝拉丝截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