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纤维板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98040.7 | 申请日: | 201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16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和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六安三创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23/16;C08L23/00;C08K13/04;C08K7/06;C08K7/14;C08K7/10;C08K3/38;C08K3/32;B29C45/00;B29C3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716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纤维板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复合纤维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丙烯树脂30~50份,乙丙橡胶10~15份,聚烯烃弹性体5~12份,碳纤维10~20份,玻璃纤维20~40份,岩棉纤维30~50份,纳米硼酸锌2~6份,聚磷酸铵1~3份,分散剂5~10份,抗氧化剂2~4份,着色剂8~14份,乙醇20~4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纤维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丙烯树脂35~45份,乙丙橡胶12~15份,聚烯烃弹性体6~10份,碳纤维12~18份,玻璃纤维22~36份,岩棉纤维32~46份,纳米硼酸锌3~6份,聚磷酸铵1~3份,分散剂6~8份,抗氧化剂2~4份,着色剂10~14份,乙醇25~3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纤维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丙烯树脂40份,乙丙橡胶13份,聚烯烃弹性体8份,碳纤维15份,玻璃纤维30份,岩棉纤维40份,纳米硼酸锌4份,聚磷酸铵2份,分散剂7份,抗氧化剂3份,着色剂12份,乙醇3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纤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树脂和乙丙橡胶的重量份比为2~5: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纤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弹性体的加入量为聚丙烯树脂的10%~4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纤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硼酸锌的粒度为20~50n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纤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液体石蜡、硬脂酸镁、硬脂酸锌和聚乙烯蜡中的任意一种。
8.一种复合纤维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相应重量份的分散剂和抗氧化剂投入乙醇溶液中,并回流搅拌至分散剂和抗氧化剂溶解,得混合液A;
S2:将聚丙烯树脂、乙丙橡胶和聚烯烃弹性体投入到反应器中,升高温度至60~80℃,待聚丙烯树脂、乙丙橡胶和聚烯烃弹性体全部熔化后向其中加入S1步骤中的混合液A,再高速搅拌20~40min,即得混合液B;
S3:保持S2步骤的温度,向混合液B中依次加入相应重量份的碳纤维、玻璃纤维、岩棉纤维、纳米硼酸锌和聚磷酸铵,高速搅拌10~30min,再加入相应重量份的着色剂,再进行超声分散30~60min,即得复合纤维板料液;
S4:将上述复合纤维板料液注入模具中,再经脱模、冷却成型、烘干即得复合纤维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复合纤维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成型采用梯度真空冷却方法,具体操作方法是将脱模后的复合纤维板半成品从进料口送入,并依次通过第一冷却区、第二冷却区和第三冷却区,经过第三冷却区的复合纤维板再送入烘干区,其中第一冷却区的温度为45~55℃、冷却时间为5~10min,第二冷却区的温度为35~45℃、冷却时间为10~15min,第三冷却区的温度为25~35℃、冷却时间为15~2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六安三创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六安三创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9804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回收的纺织机用的收尘设备
- 下一篇:一种可降解环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