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后盖组件、变速器及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82852.2 | 申请日: | 201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4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袁敏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欧意德发动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31 | 分类号: | F16H57/031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丹;黄健 |
地址: | 017010 内蒙***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油套 配合 变速器 后盖 后盖本体 后盖组件 安装轴 汽车 过盈配合 间隙配合 紧密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后盖组件、变速器及汽车,包括:后盖和分油套;所述后盖包括后盖本体,以及形成于所述后盖本体上的安装轴,所述安装轴用于套设所述分油套;所述安装轴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分油套包括用于与第一安装部配合的第一配合部,以及用于与第二安装部配合的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相较于所述第二配合部更靠近所述后盖本体,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一安装部过盈配合,所述第二配合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间隙配合。本发明提供的后盖组件、变速器及汽车,能够实现分油套与后盖可靠的紧密配合,且加工工艺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后盖组件、变速器及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变速器内设置有各种各样的油路,而这些油路一般需要通过分油套进行油路分配,而分油套一般固定设置在变速器后盖上,为防止分油套与变速器后盖之间油液泄露,因此,分油套与变速器后盖需要紧密配合。
在现有技术中,为便于安装,分油套一般采用间隙配合的方式套设在变速器后盖上,分油套在安装到变速器后盖上之后,变速器后盖上安装分油套的位置处需要通过冲压技术冲压出一定的变形量,通过该变形量来阻止分油套在变速器后盖上的轴向移动,保持分油套与变速器后盖的紧密配合,防止油液泄露。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结构,为保持分油套与变速器后盖之间的轴向位置不变,需要对后盖进行冲压变形处理,而对后盖的冲压处理,冲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变形处会慢慢回弹,当回弹后,后盖对分油套的轴向定位作用失效,如此,可能会出现分油套从后盖上松脱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后盖组件、变速器及汽车,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实现分油套与后盖可靠的紧密配合,且加工工艺简单。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后盖组件,包括:后盖和分油套;
所述后盖包括后盖本体,以及形成于所述后盖本体上的安装轴,所述安装轴用于套设所述分油套;
所述安装轴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分油套包括用于与第一安装部配合的第一配合部,以及用于与第二安装部配合的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相较于所述第二配合部更靠近所述后盖本体,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一安装部过盈配合,所述第二配合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间隙配合。
进一步的,在所述分油套与所述后盖本体之间设置有定位销,所述分油套上靠近所述后盖本体的一端端部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后盖本体上朝向所述分油套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定位销一端插设在第一连接孔内,所述定位销另一端插设在第二连接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外径,所述第一配合部的内径等于第二配合部的内径,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外径且大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外径。
可选的,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外径;所述第一配合部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外径且小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外径,所述第二配合部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外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孔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连接孔的深度。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销为圆柱销,所述圆柱销的轴线方向与所述后盖的安装轴的轴线方向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分油套与所述后盖本体之间还设置有油封,所述油封挤压在所述分油套与所述后盖本体之间。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变速器,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后盖组件。
本发明又一方面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变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欧意德发动机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欧意德发动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828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商用车轮边减速器壳体
- 下一篇:动力传动系统及起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