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82502.6 | 申请日: | 201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738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宋永端;刘秀兰;刘永;杨琳;赖俊峰;李攀飞;张子涛;张云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星际(重庆)智能装备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62;G06N3/08 |
代理公司: | 重庆信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8 | 代理人: | 吴彬 |
地址: | 40003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深度 学习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检测方法,包括步骤:步骤一、对采集的人脸图像进行人脸对齐;步骤二、对经步骤一处理过的人脸图像,通过深度卷积神经网络进行人脸特征的提取;步骤三、将步骤二中输出的特征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然后再与系统中原本存储的特征向量进行余弦相似度计算,最后进行阈值比较,得出人脸检测结果。本发明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检测方法,其具有人脸图像特征提取速度快、准确度高、鲁棒性良好、网络结构简单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脸识别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多个任务的人脸特征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人脸识别方法的一般流程如下:系统输入一般是一张或者一系列含有未确定身份的人脸图像,以及人脸数据库中的若干已知身份的人脸图象,而其输出则是一系列相似度得分,表明待识别的人脸的身份。人脸识别方法主要包括特征提取,特征匹配,相似度计算这三个部分。不同计算得到的相似度需要与预想设定的门槛阈值进行比较,当相似度等于或者高于该阈值时,判定人脸身份。因此,人脸识别算法中的特征提取算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面的特征匹配和相似度计算的准确性,对识别效果准确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外对于人脸特征提取算法的应用主要集中于以下三点:
1)特征脸方法:寻找人脸图像分布的基本元素,也就是人脸图像样本集协方差的特征向量,以这个向量近似表示人脸图像。此向量就是这个人脸的特征向量或者叫做特征脸。
2)弹性图匹配方法:将人脸特征的某些点作为基准点,以此构成了弹性图,每个基准点储存了一系列代表性的特征矢量,以此作为人脸的提取特征。
3)神经网络方法: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非线性的动力学系统,具有很好的自组织,自适应性。大部分优秀的特征提取器都是使用卷积神经网络。有多层的卷积层和全连接层构成,人脸图像输入之后,经过卷积层提取多个特征图,然后由全连接层输出特征向量,以此构成人脸的提取特征。
其中,特征脸方法具有简单,快速,实用性的优点,但由于它在实际应用的时候过于依赖于训练样本集和测试样本集的图像灰度相关性,并且需要测试样本跟训练样本比较接近,所以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在实际中广泛应用。弹性图匹配方法具有良好的识别精度,适用性也不错,但是缺点也很明显:时间复杂度高,识别速度慢,实现起来比较复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针对现有人脸特征提取方法存在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提取速度快、准确度高、良好的鲁棒性、网络结构简单等优点的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检测方法。
本发明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对采集的人脸图像进行人脸对对齐;
步骤二、对经步骤一处理过的人脸图像,通过深度卷积神经网络进行人脸特征的提取;
进行人脸图像特征提取的网络结构:包含了6个卷积层和2个全连接层,每个卷积层有2个3*3的卷积核,并且将残差网络结构引入卷积神经网络,形成命名为稀疏残差网络的网络结构,稀疏残差网络的网络结构的表示形式如下:
ynl=y0l+y1l+y2l+...+yn-1l+fn(yn-1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星际(重庆)智能装备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星际(重庆)智能装备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825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