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图像离群点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61311.1 | 申请日: | 2017-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479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孙占全;杨美红;李钊;霍继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计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 |
主分类号: | G06K9/46 | 分类号: | G06K9/46;G06K9/62;G06N3/08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37218 | 代理人: | 赵玉凤 |
地址: | 250014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深度 神经网络 图像 离群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图像离群点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基于深度神经网络进行图像特征提取;
(2)基于步骤1提取的图像特征,利用基于中心点的聚类方法把图像聚成k组,在该聚类中,基于扩展熵的信息损失作为距离测度;
(3)在每个聚类中,挑选离群点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图像离群点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采用GoogLeNet模型抽取图像特征,利用imagenet数据库对GoogLeNet进行训练,训练后的模型用于图像特征的自动抽取,训练后的全连接层用做输入图像的特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图像离群点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训练过程包括预训练阶段和微调阶段,在预训练阶段,ImageNet数据训练GoogLeNet得到ILSVRC模型,然后利用图像对网络进行微调,即利用已训练好的ILSVRC模型的权重,通过修改部分层参数的形式用少量样本进行训练,从而得到更加精确的图像特征提取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图像离群点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的具体过程为:
21)、将提取的图像特征组成数据集X={x1,x1,···,xn},其中n是数据点的个数,xi∈{1,2,···n}是m维向量;
22)、指定聚类数K和截尾阈值ε,通过随机选择方式,选择K个数据点作为初始化聚类中心C0={C1,C2,···Ck};
23)、根据式公式
计算每个数据点xi∈{1,2,···n}与各个簇中心点Cj,j∈{1,2,···k}之间的信息损失量,式中r(ypj)表示每个特征值的比值,该比值满足概率条件,即并且r(yij)≥0,j=1,2,,n;r(ycj)表示当当p,q∈{1,2,,n}合并成簇c时,簇c的联合概率,
设p1,p2,···,pk为k个空集,如果数据点x与中心向量ci0的信息损失量最小,则将x添加到数据集pi中;
24)、根据得到的数据集p1,p2,···,pk,根据公式
重新计算各个簇的中心点Cj,c1和c2是数据向量的两个簇,然后将新的中心点反馈到初始的数据集,重复步骤23直到两次迭代得到的聚类中心之间的距离小于指定的截尾阈值ε,两次迭代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用Kull-back散度,
其中和表示第i个元素的原值和新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计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未经山东省计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6131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