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电机组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53409.2 | 申请日: | 201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43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发明(设计)人: | 褚景春;康涛;袁凌;潘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80/60 | 分类号: | F03D80/6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韬法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3 | 代理人: | 朱丽华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组 冷却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电机组冷却系统,包括:第一液路管道a,第一液路管道a从温控阀14的第一阀门141开始,依次通过水泵2、压力表4、补液球阀6、发热部件8、第一温度传感器10、第一压力传感器12,压力传感器12与温控阀14的第一阀门141连接,行程闭合回路;压力传感器12通过第二液路管道b与温控阀14的第二阀门142连接,第二液路管道b依次连接热交换器112、第二温度传感器5、第二压力传感器13。本发明实施例能够为现场运维人员提供热交换器当前的各项参数,从而实现更加灵活的调整检修时间,采取更加高效的预测性维护策略。避免发热部件在高温工况下运行,延长大功率部件的工作寿命,降低风电机组的度电成本,提高机组运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电机组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机通常理解为一种将风能转换为机械功,机械功带动转子旋转,最终输出交流电的电力设备。风电发电机包含风电机组冷却系统,该系统利用水泵将低温冷却介质泵送至风电机组的主要发热部件,低温冷却介质与发热部件进行热交换后,变为高温冷却介质。高温冷却介质循环至冷却系统的热交换器,通过风扇与环境空气进行强制换热,再次转化为低温冷却介质,回到水泵入口,完成冷却系统的循环换热。
目前,由于发热部件散热需求增加,为提升换热效率,3兆瓦(MW)以上机型多采用热源-水-空二级换热的冷却系统。风扇电机提供的强制换热功能,保证了热交换器风道内足够的空气流量,但却将空气中的大量灰尘杂质吸入热交换器风道。尤其是每年春夏之交期间,我国部分地区杨柳树产生的飘絮,随着环境空气大量进入风道,时常造成热交换器堵塞。
当热交换器风道堵塞到一定程度后,热交换器的换热能力(通过换热系数量化)将快速下降,导致风电机组发热部件出现高温故障,造成机组意外停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电机组冷却系统,可以降低机组意外停机的频率,减少意外停机导致的发电量损失。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电机组冷却系统,包括:第一液路管道a,所述第一液路管道a从温控阀14的第一阀门141开始,依次通过水泵2、压力表4、补液球阀6、发热部件8、第一温度传感器10、第一压力传感器12,所述压力传感器12与所述温控阀14的第一阀门141连接,行程闭合回路;
所述压力传感器12通过第二液路管道b与所述温控阀14的第二阀门142连接,所述第二液路管道b依次连接热交换器112、第二温度传感器5、第二压力传感器13。
进一步的,所述水泵2与所述压力表4之间设有安全阀3。
进一步的,所述发热部件8的一侧设有第一维护球阀7,所述发热部件8的另一侧设有第二维护球阀9。
进一步的,热交换器112与散热风扇及电机111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水泵2与水泵电机1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能够通过第一压力传感器12和第二压力传感器13监测管路中的压力,同时通过温控阀14对给液进行控制,为现场运维人员提供热交换器当前的各项参数,从而实现更加灵活的调整检修时间,采取更加高效的预测性维护策略。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10、第二温度传感器5对温度进行实施检测,避免发热部件在高温工况下运行,延长大功率部件的工作寿命,降低风电机组的度电成本,提高机组运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风电机组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534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头盔
- 下一篇:一种基于生理信号检测的多功能拐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