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荧光增益胶膜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49207.0 | 申请日: | 201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879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赖俊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逢甲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33/50 | 分类号: | H01L33/50;C09K11/02;H01L3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舜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35 | 代理人: | 侯艺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荧光 增益 胶膜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荧光增益胶膜及其制作方法。所述荧光增益胶膜包括周期性或非周期性的纳米球状孔洞结构。通过所述结构,能够显著地改进发光装置的出光表现及其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荧光增益胶膜及其制作方法,尤指一种具有周期性或非周期性的纳米球状孔洞结构的荧光增益胶膜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彩色面板或是如LED等发光组件,如今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了越来越广泛而重要的应用。其应用范围包括了电视、计算机、平板计算机、智能型手机等等。
而在现有技术中的彩色面板所显示的色彩主要取决于显示器背光源所发出光的颜色成份,现有的主流彩色面板通常是采用冷阴极荧光管(CCFL)或白光发光二极管(WLED)作为背光源(Backlight) 等。
一般而言,如背光源为白光发光二极管(WLED),其利用蓝光 LED激发无机绿色和红色荧光粉在经过彩色滤光片时,因此型式白光发光二极管(WLED)发光光谱半高宽较宽,故产生的红、绿、蓝三原色的色纯度低,导致所能显示的颜色会局限在一个较窄色域NTSC制式(National Television System Committee,NTSC)内。因此,此类彩色面板所显示的画面颜色较原始物体暗淡。
基于上述理由,许多人开始研究如何让彩色面板能有更好的出光亮度或是色彩表现。现今主要的技术都是在发光装置或是面板的结构中多增添一或多层的量子点光学膜(QD Film),来改变发光光谱的特性及表现。但现有的技术中,仍缺少一项有效的技术能够达到全面性改善出光强度、窄发光光谱或是色域的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所提及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荧光增益胶膜及其制作方法。所述的荧光增益胶膜包括一骨架胶体及一纳米球状孔洞结构。其中所述骨架胶体为薄膜状,而所述纳米球状孔洞结构则设于所述骨架胶体中,所述纳米球状孔洞结构分布为周期性或非周期性排列结构。
此外,本发明更提供了一种荧光增益胶膜的制作方法,主要包含步骤a~d。首先执行步骤a,将多个纳米球堆栈为周期性或非周期性的一堆栈结构。接着执行步骤b,以一骨架胶体渗入所述堆栈结构的缝隙间,遂执行步骤c,固化所述骨架胶体,并以一去球剂去除所述堆栈结构中的所述多个纳米球。最后,执行步骤d,制作完成一荧光增益胶膜,所述荧光增益胶膜中包含周期性或非周期性的一纳米球状孔洞结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堆栈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骨架胶体暨堆栈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骨架胶体暨纳米球状孔洞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骨架胶体暨纳米球状荧光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堆栈结构电子显微镜图。
图7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堆栈结构电子显微镜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骨架胶体暨堆栈结构电子显微镜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骨架胶体暨周期性纳米球状孔洞结构电子显微镜图。
图10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骨架胶体暨非周期性纳米球状孔洞结构电子显微镜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骨架胶体暨周期性纳米球状荧光结构电子显微镜图。
图1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骨架胶体暨非周期性纳米球状荧光结构电子显微镜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各波长色光的光强度暨结构反射率折线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逢甲大学,未经逢甲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92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红光增光LED
- 下一篇:波长转换部件和发光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