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鹿肉口服液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42496.1 | 申请日: | 201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773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高仁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仁丽 |
主分类号: | A23L33/00 | 分类号: | A23L33/00;A23L13/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物质 鹿肉 滤渣 过滤 口服液 酶解 肉浆 胃蛋白酶酶解 胃蛋白酶 液体总量 胰酶酶解 沉淀剂 酶解液 吸附剂 成浆 灌装 水调 胰酶 煮熟 打碎 制作 合并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鹿肉口服液的制作方法,a.先将煮熟的鹿肉打碎成浆,然后加入水,得含干物质重量为0.1-10%的肉浆;b.将肉浆调pH=1.8-2.2,再加入干物质重量为0.5-1%的胃蛋白酶,在搅拌和控制温度为30-45℃下酶解30-50分钟,离心或过滤,得胃蛋白酶酶解液;c.向剩余的滤渣中加入水,得含干物质重量为0.5-10%的肉滤渣浆;d.将肉滤渣浆调pH=6-8,再加入干物质重量为0.5-1%的胰酶,在搅拌和控制温度为40-50℃下,酶解10-15分钟,离心或过滤,得胰酶酶解液;e.将两种酶解液合并,调pH=6-8,加入水调液体总量为干物质重量的15-20倍量,然后加入糖、沉淀剂和吸附剂后搅拌1-2小时,最后冷沉、过滤灌装得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鹿肉口服液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肉茸兼用鹿和肉用鹿的养殖数量增多,鹿产品开发 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天然绿色保健型食品日益为人们所认识,鹿胶的保 健价值更为重视,市场也有了更大的需求,这给我国鹿胶及相关食品 产业提供了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当鹿生长至13 岁左右,所产的鹿茸价格低于人工养殖和加工费用,即失去饲养价值,一般将其杀掉, 屠宰后的鹿肉是人们公认的营养丰富,又富保健作用的美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目前鹿肉酶解和鹿肉开发利用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生产制作方法简单,可保持鹿肉营养成分不受破坏且易于消化和吸收的鹿肉口服液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a.先将煮熟的鹿肉打碎成浆,然后加入去离子水,得含干物质重量为0.1-10% 的肉浆;
b.将a工序的肉浆调pH=1.8-2.2,再加入干物质重量为0.5-1%的胃蛋白酶, 在搅拌和控制温度为30-45℃下,酶解30-50分钟,离心或过滤,得胃蛋白酶酶解液;
c.向b工序剩余的滤渣中加入去离子水,得含干物质重量为0.5-10%的肉滤渣 浆;
d.将c工序的肉滤渣浆调pH=6-8,再加入干物质重量为0.5-1%的胰酶,在搅 拌和控制温度为40-50℃下酶解10-15分钟,离心或过滤,得胰酶酶解液;
e.将胃蛋白酶解液与胰酶酶解液合并,调pH=6-8,加入去离子水调液体总量 为干物质重量的15-20倍量,然后加入糖、沉淀剂和吸附剂后搅拌1-2小时,最后于 4-12℃下冷沉至少20小时,过滤灌装得产品。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所述的沉淀剂是指液体总量0.3-0.5%的硅藻土或0.5-0.8%的活性炭或0.5-0.8%的磷酸三钙;所述的吸附剂是指液体总量0.3-0.5%的活性白土;所述的过滤选自板框 过滤机过滤。
本发明所述的干物质是指鲜鹿肉经100℃烘干后,经105℃烘干1小时称重,再 经105℃烘干1小时到恒重后的鹿肉干重,经实验知鲜鹿肉的干物质含量为27-45%。
将已知干物质含量的鲜鹿肉煮熟,打成肉浆,使20g肉浆含干物质2.2-4g,加入 去离子水,用盐酸溶液调pH值,加入胃蛋白酶,以2000r/分钟的转速搅拌,酶解、 过滤,滤渣加去离子水,加入胰酶,以2000r/分钟的转速搅拌,加入胰酶,胰酶酶液 过滤。
若酶解800吨干鹿肉(约4000-7273吨肉浆),剩渣3吨,基本上全被酶解,而 且酶解时间极短,二种酶的酶解可在1h左右完成。实际上胃蛋白酶酶解实验时间是 9.5h,但酶解只在30-40分钟内作用明显,pH值升高,以后趋于稳定。胰酶酶解的实 验时间是8h,但酶解只在10分钟内明显,肉浆由粘稠迅速变稀,pH值变化不大,以 后继续酶解效果不明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仁丽,未经高仁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24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