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脱氧尿苷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38599.0 | 申请日: | 201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32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利民;于高辉;姚峰;熊晶晶;田禾;韩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兆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H19/06 | 分类号: | C07H19/06;C07H1/00;C07H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203 | 代理人: | 李鸿儒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氧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药物合成领域,具体是一种3’‑脱氧尿苷的制备方法,以化合物3为原料,先经乙酸酐保护氨基得到化合物4,再在乙酰溴作用下得到化合物5,经过次磷酸盐体系还原得到化合物6;在高压水蒸气与有机溶剂的作用下脱去脱乙酰氨基得化合物8或N‑乙酰基得化合物7,最后脱去全部乙酰基得到3’‑脱氧尿苷和3’‑脱氧胞苷的混合物,分离纯化分别得到3’‑脱氧尿苷和3’‑脱氧胞苷晶体;也可以由化合物6直接脱去全部乙酰基得到3’‑脱氧胞苷。本发明采用易得的天然产物为起始原料,操作简单,纯化方便,极易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合成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3’-脱氧尿苷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核酸是生物体中十分重要的遗传物质,自然界中存在的核酸有DNA及RNA两种,它们由核苷酸基本单元构成,核苷酸之间由3’-5’-磷酸二酯键连接。
虽然人们最初简单地认为核酸是生物体内的遗传分子,但从现代的生物化学信息流的观点来看,生物体内的生物化学信息由DNA向RNA传递,最后传递到蛋白质中,由此可见核酸分子在生物细胞中扮演了更加多样和复杂的角色。简单来说,一个代表特定基因的DNA序列在细胞核中转录为核内不均一RNA,该RNA经过进一步转录后得到成熟的RNA,接着成熟的RNA被转移到细胞质中,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中参与蛋白质的合成。每个mRNA分子的转移,定位,稳定性和转录效率在生物体内都被有效调节。另外,最近的研究表明非编码RNA在细胞内的调节过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这更增加了这类生物分子的功能多样性和重要性。3’-脱氧尿苷作为非天然脱氧核酸,已经报道出其具有很强的基因治疗作用,因此对其合成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3’-脱氧尿苷的具有如下结构式,是有3-脱氧-D-核糖和尿嘧啶两个重要的结构单元组成。其中3’-OH的脱去、胞嘧啶与尿嘧啶两个碱基的转换是其制备3’-脱氧尿苷的重要问题。
目前报道的3’-脱氧尿苷的合成路线主要有一下三种。第一种合成路线是以胞嘧啶核苷(化合物9)为起始原料,先有TrCl保护5’-OH得到化合物10,在由叔丁基二甲基氯硅烷保护2’-OH得到化合物11,然后经过硫代氯甲酸苯酯和三正丁基氢化锡作用脱去3’-OH得到化合物13,最后在TABF和乙酸溶液中脱去两个保护基得到3’-脱氧尿苷(化合物1),其流程如下所示。虽然该路线经过七步反应,可以用于合成3’-脱氧尿苷,但是其前四步反应要求严格无水、反应试剂昂贵、纯化困难、化合物11极易异构化而导致2’-脱氧尿苷的引入、锡试剂污染严重等不足,使其工业化生产极其困难。
第二种合成路线是以昂贵的化合物15为起始原料,经过硫代羰基二咪唑和三正丁基氢化锡作用脱去3-OH得化合物16,乙酰化后在四氯化锡作用下与尿嘧啶缩合得到化合物18,最后脱去保护基得到3’-脱氧尿苷(化合物1),其流程如下所示。该路线起始原料昂贵,第一和第三步反应存在反应条件严格、试剂昂贵、污染严重、纯化困难等缺陷,使其在工业生产中也难以应用。
第三种合成路线是以化合物5为起始原料,经乙酸溶液脱乙酰氨基,氨气的甲醇溶液脱乙酰基后,再通过高压H2、Pb/C还原脱去溴原子得到3’-脱氧尿苷(化合物1),其流程如下所示。此路线的前两步反应选择性低、副产物多、纯化困难,第三步反应使用高压H2、Pb/C,反应条件不宜控制、危险性大且易造成贵金属的浪费,其工业生产可行性较低。
因此,如何找到一种低成本、低污染后处理简单且产品质量可控的制备方法,一直是业内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脱氧尿苷的制备方法,所用方法操作简单、污染少、易于工业化且产物纯度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兆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华东理工大学,未经上海兆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385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