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N阱电阻及其生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32743.X | 申请日: | 2017-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316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王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感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06 | 分类号: | H01L29/06;H01L23/64 |
代理公司: | 北京新知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7 | 代理人: | 葛丽丽;艾凤英 |
地址: | 210061 江苏省南京市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阻 及其 生成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N阱电阻及其生成方法,所述N阱电阻包括:第一多晶硅部;位于所述第一多晶硅部下方的第一N+区域;与所述第一多晶硅部间隔的第二多晶硅部;位于所述第二多晶硅部下方的第二N+区域;N阱区;所述第一N+区域位于所述N阱区的一端中,并与所述N阱区连接;所述第二N+区域位于所述N阱区的另一端中,并与所述N阱区连接;所述多晶硅部为内部中空的空心结构,通过所述空心结构注入杂质形成相应的N+区域。所述N阱电阻能够提高热处理过程N阱电阻值的精度。所述N阱电阻的生成方法,可以生成在热处理过程中保持高精度电阻值的N阱电阻。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路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N阱电阻及其生成方法。
背景技术
N阱电阻经常被用于模拟电路设计中。图1为现有的N阱电阻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N阱电阻包括N阱区和N+区域,其中点划线框形成的区域是N阱区,粗实线框为N+区域,在N阱区的两端分别放置了N+区域,N阱区一般为轻掺杂(掺杂浓度低),N+为重掺杂(掺杂浓度高)。一般N阱电阻的长度由两个N+区中心点之间的距离决定。在集成电路工艺中,N阱区域和N+区域会由于后道工序中的热处理过程而变化,所以其定义的长度精度偏差较大。N阱区域和N+区域中的掺杂杂质会在后道工序热处理过程中进行扩散。温度变化对扩散的影响很大。热处理过程控制不精确导致大批量生产中芯片间的偏差较大。
电阻值的公式为:
其中,R为电阻值,ρ为电阻率,L为电阻的长度,A为电阻的截面积。
可见,电阻值正比于电阻的长度,而热处理过程控制不精确导致大批量生产中芯片间的偏差较大,即,N阱电阻的长度精度受温度影响,从而,直接影响N阱电阻值的精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N阱电阻及其生成方法,用以克服现有的热处理过程控制不精确导致影响N阱电阻值的精度的不足。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N阱电阻,包括:
第一多晶硅部;
位于所述第一多晶硅部下方的第一N+区域;
与所述第一多晶硅部间隔的第二多晶硅部;
位于所述第二多晶硅部下方的第二N+区域;
N阱区;
所述第一N+区域位于所述N阱区的一端中,并与所述N阱区连接;所述第二N+区域位于所述N阱区的另一端中,并与所述N阱区连接;
所述多晶硅部为内部中空的空心结构,通过所述空心结构注入杂质形成相应的N+区域。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N阱电阻,由于包括了第一多晶硅部;位于所述第一多晶硅部下方的第一N+区域;与所述第一多晶硅部间隔的第二多晶硅部;位于所述第二多晶硅部下方的第二N+区域;N阱区;所述第一N+区域位于所述N阱区的一端中,并与所述N阱区连接;所述第二N+区域位于所述N阱区的另一端中,并与所述N阱区连接;所述多晶硅部为内部中空的空心结构,所述空心结构包括内侧和外侧,所述空心结构的内侧用于控制所述N+区域的形成;所述第一N+区域中心处到所述第二N+区域中心处对应的所述N阱区的距离为所述N阱电阻的长度。,能够基于多晶硅部准确控制所述N+区域的形成,从而精确控制N阱电阻的长度,提高热处理过程N阱电阻值的精度。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上述的N阱电阻的生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形成N阱区;
形成多晶硅部,所述多晶硅部包括第一多晶硅部和第二多晶硅部,所述第一多晶硅部和所述第二多晶硅部分别位于所述N阱区两端的上方,所述多晶硅部为内部中空的空心结构,所述空心结构包括内侧和外侧,所述空心结构的内侧用于控制所述N+区域的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感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中感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327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OLED显示面板、线路结构及OLED显示设备
- 下一篇:电光花干燥系统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