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耐乳酸的产酯毕赤酵母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19281.8 | 申请日: | 2017-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871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陈良强;林琳;杨帆;王和玉;汪地强;王莉;陈宗校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16 | 分类号: | C12N1/16;C12G3/02;C12R1/8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万慧达律师事务所 11111 | 代理人: | 谢敏楠;梁顺珍 |
地址: | 564501***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株耐 乳酸 产酯毕赤 酵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乳酸的产酯酵母菌,属于生物工程技术和酿酒生物技术领域。该菌株于2017年04月24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分类命名为库德里阿兹威氏毕赤酵母(Pichia kudriavzevii),保藏编号为CGMCC No:14068。该毕赤酵母环境耐受性强,可耐受0%‑15%浓度的乳酸,并可在0%‑12%乳酸环境下代谢产生乙酸乙酯、丙酸乙酯、辛酸乙酯、乙酸苯乙酯、苯乙酸乙酯等多种乙酯类挥发性风味物质,是一株性能优良的酿酒功能菌株。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和酿酒领域。涉及一株耐乳酸的产酯酵 母。
背景技术
中国白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和水(占总量的98%-99%),而占 总量1%-2%的微量成分(指溶于酒中的酯、酸、醇、醛等种类众多 的微量有机化合物)作为白酒的呈香呈味物质,却决定着白酒的风格 与品质。其中,微量成分中酯类物质具有芳香的风味物质,是形成酒 体香气浓郁的主要因素。在各香型白酒国家标准中,总酯含量是划分 白酒等级的重要指标,例如酱香型优级酒总酯含量应高于2.2g/L,浓 香型优级酒总酯含量应高于2.0g/L。同时,不同酯类物质各自具有独 特的香气特征,如乙酸乙酯香气较清纯优雅,丙酸乙酯果香舒适、乙 酸苯乙酯具有玫瑰的甜香,酒中酯类物质的多样性,有助于提升其风 味的丰富性与协调性。因此,如何提高白酒中酯类的含量及丰富白酒 中酯类的多样性,是白酒生产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酒中酯类物质主要是在酿造过程产酯酵母代谢生成,通过蒸馏取 酒环节进入。而酿造环境为酸性环境,酒醅中含有大量的乳酸,一般 不适合产酯酵母的生长繁殖,从而影响酯类物质的代谢生成。如专利 《一种高耐受性产酯酵母菌株及其应用》(专利号:201310191489.0) 中筛选获得了一株环境耐受性强且产乙酸乙酯能力强的酵母,但该专利并未阐述此酵母对酒醅中主要酸类物质——乳酸的耐受能力情况, 同时该酵母菌主要代谢产物只是乙酸乙酯,产酯种类较少。因此选育 适应性好、耐受性好,特别是耐受乳酸能力强、产酯丰富的酵母成为 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因素。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提高酒中酯类种类与含量措施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本 发明的目的是选育出一种能够在实际酿造环境下,特别是在高乳酸浓 度下能够代谢丰富的酯类物质的酵母菌。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株高耐受乳酸的产酯毕赤酵母。
该毕赤酵母菌已于2017年04月24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 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4068,保藏 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分类命名为库德里阿兹威 氏毕赤酵母(Pichia kudriavzevii)
1)菌株来源:本发明所获得的库德里阿兹威氏毕赤酵母(Pichia kudriavzevii),是从白酒酿造过程中分离得到,该毕赤酵母菌生长迅 速,适应性好、耐受乳酸能力强、产酯种类丰富且产量高。
2)形态特征:该毕赤酵母的菌落呈白色,表面粗糙,易挑取, 菌落较大。利用显微镜观察该菌株的细胞形态,在15×40倍下该菌株 细胞呈椭圆形,且有出芽,其繁殖方式为出芽。
3)耐受性:所述的耐乳酸产酯酵母可在0%-15%(体积浓度) 的乳酸浓度下生长繁殖,所述的耐乳酸产酯酵母的最高耐受温度为45 摄氏度,最适宜生长温度为30℃;最高耐受乙醇浓度为10%(体积浓 度);最高耐受乙酸浓度为3%(体积浓度)。其可以在温度25℃-45℃、 乙醇浓度0%-10%(体积浓度),乙酸浓度0%-3%(体积浓度)条件 下生长繁殖。
4)菌株种子液的培养方法:所述的耐乳酸产酯酵母菌株种子液 培养方法为:250mL的三角瓶中装入100mL液体培养基,121℃,灭 菌15min,再从斜面上挑取一环该菌株于培养液中,28℃-40℃,静止 培养2-4天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192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