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安全带带扣提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72980.1 | 申请日: | 2017-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447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韩勇;吴征;王振飞;韦可钊;林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合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2/18 | 分类号: | B60R22/18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董华林 |
地址: | 201814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带 提供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优选用于车辆的座椅安全带系统的安全带带扣提供装置,所述安全带带扣提供装置包括带扣、力传递装置和输送装置,其中,所述输送装置具有输送装置壳体,在其中容纳有线圈体和电磁体,其固定地支承在壳体中并且电磁体可运动地支承在输送装置壳体中,带扣经由力传递装置与电磁体连接,并且所述安全带带扣提供装置还包括复位装置,其在使所述带扣朝其初始位置复位的复位方向上对带扣加载,在线圈体通电时,电磁体能克服复位装置的复位力沿输送方向相对于线圈体运动并且因此带动所述带扣沿输送方向运动离开其初始位置。该安全带带扣提供装置制造成本低、带扣回缩时间短和/或在带扣回缩期间具有高的抗拉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带带扣提供装置,该安全带带扣提供装置优选用于车辆的座椅安全带系统。
背景技术
由现有技术已知这种用于车辆的座椅安全带系统的安全带带扣提供装置,所述安全带带扣提供装置用来将用以紧固座椅安全带的安全带带扣移动至放松位置和保持位置。在放松位置中,能够便于带扣舌插入安全带带扣中。在座椅安全带系好之后,将所述安全带带扣移动至保持位置,在该保持位置中,安全带系统的良好约束功能得以确保,并且该安全带带扣不会妨碍车辆乘客。
由2012年08月23日公开的德国专利文献DE102011011780A1已知一种这样的安全带带扣提供装置。在该安全带带扣提供装置中设置有包括电动马达的心轴驱动器,其经由螺纹心轴以及心轴螺母使带扣运动至所述放松位置和保持位置。该安全带带扣提供装置存在的缺点在于:所述心轴驱动器的制造成本较高,从而安全带带扣提供装置的整体成本也较高;在通过该心轴驱动器从放松位置到保持位置的回缩运动中,回缩时间较长;所述安全带在回缩期间内的抗拉强度较低,若在安全带的回缩期间需要紧急停车,该安全带带扣不能为乘客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并且该心轴驱动器的工作状态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带带扣提供装置,所述安全带带扣提供装置能够至少部分克服上述缺点。
该任务通过根据本发明的安全带带扣提供装置实现,其中,所述安全带带扣提供装置包括带扣、力传递装置和输送装置,其中,所述输送装置具有输送装置壳体,在该输送装置壳体中容纳有线圈体和电磁体,所述线圈体固定地支承在输送装置壳体中,并且所述电磁体可运动地支承在输送装置壳体中,所述带扣经由力传递装置与电磁体连接,并且所述安全带带扣提供装置还包括复位装置,所述复位装置在使所述带扣朝其初始位置复位的复位方向上对所述带扣加载,在所述线圈体通电时,所述电磁体能克服复位装置的复位力沿与复位方向相反的输送方向相对于线圈体运动并且因此带动所述带扣沿输送方向运动离开其初始位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发明的安全带带扣提供装置的制造成本低、带扣回缩时间短和/或在带扣回缩期间具有高的抗拉强度。
按照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安全带带扣提供装置还包括锁止装置,当所述锁止装置起作用时,所述电磁体沿输送方向能被锁止。
按照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锁止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锁止棘爪和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电磁体外周面上的凹槽。优选设置多个所述锁止棘爪,它们围绕电磁体分布设置、尤其是均匀分布设置。并且优选设置多个凹槽,所述多个凹槽依次沿轴向布置在该电磁体的外周面上。优选各凹槽彼此间隔4~8mm、特别优选各凹槽彼此间隔5~7mm、尤其优选各凹槽彼此间隔6mm。所述锁止棘爪具有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在锁止位置上,所述锁止棘爪能卡锁到凹槽中,在解锁位置上,所述锁止棘爪离开凹槽。由此,通过该锁止装置的构造,能够使电磁体沿输送方向和/或复位方向锁止。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安全带带扣提供装置使得安全带在回缩期间内具有高的抗拉强度,并且若在安全带的回缩期间需要紧急停车,根据本发明的锁止装置能够及时起作用,即使锁止棘爪可靠地锁止在凹槽中,使得该安全带带扣能够为乘客提供必要且可靠的安全保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合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天合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729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引擎罩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 下一篇:插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