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机床数据传输仪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71512.2 | 申请日: | 2017-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232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发明(设计)人: | 宛东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宛东亮 |
主分类号: | G06F13/38 | 分类号: | G06F13/38;G06F13/42;G05B19/04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张向飞 |
地址: | 315803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机床 数据传输 | ||
本发明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移动机床数据传输仪,包括主控制芯片、USB插座接口模块、USB静电保护电路模块、外部字库flash芯片电路模块、显示电路模块、接口电路模块以及电源电路控制模块。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移动传输仪创造性的利用移动U盘技术,脱离了联机线,使电脑与移动传输仪没有距离的限制,也不会损坏电脑,编程员可以利用多个移动U盘集中编好一天的工作程序,操作工再按需要在任何时候调入切割程序,从而实现指令传输,使线切割生产变得更灵活而高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机床数据传输仪。
背景技术
快(包括快,中,慢)走丝线切割机床很有中国特色,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等特点,适合精度和光洁度要求不高的工件加工。现有技术的快走丝线切割机床中的线切割加工时需要用到线切割用的3B或者4B程序文件,控制一般都是直接采用PC电脑控制,利用在PC电脑端编译好3B或者4B程序后再将其与控制机床控制台连接并将线切割程序传入,PC电脑与机床控制台之间传统的程序传输又需要用多芯线联机,并行通讯口在传送程序时容易受干扰出错、经常损坏电脑和机床控制台、不能远距离送数等,程序稍长一点就弄了半天的时间,较复杂的工件程序根本无法完成传送,严重影响了生产的秩序,并且多台机器的并联使用也使得传输线的转换变得很麻烦甚至导致电脑的损坏,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程序传送的技术问题,使得与PC电脑的并行通讯口在传送程序时容易受干扰出错、电平不匹配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一种抗干扰性能较好、电平匹配较好、可靠性较好,传送方便快捷的移动机床数据传输仪。
为优化上述方案采取的措施具体包括:一种移动机床数据传输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电路模块:
主控制芯片,所述的主控制芯片控制整个程序传输仪器工作;
USB插座接口模块,所述的USB插座接口模块用于与外部的U盘连接并利用主控制芯片控制读取外部的移动U盘内的线切割程序;
USB静电保护电路模块,所述的静电保护电路模块电连接在USB插座接口模块与主控制芯片之间并用于对USB插座接口模块进行静电保护;
外部字库flash芯片电路模块,所述的外部字库flash芯片电路模块电连接在主控制芯片上并用于储存线切割程序的字库;
显示电路模块,所述的显示电路模块电连接在主控制芯片并用于在操作选择线切割程序时进行显示;
接口电路模块,所述的接口电路模块电连接在主控制芯片上并用于与机床的控制台进行连接;
电源电路控制模块,所述的电源电路控制模块电连接在主控制芯片上并用于对各个电路模块提供电源;
工作时在外部电脑上编好线切割轨迹,将做好线切割程序后存入移动U盘后,将该移动U盘插入到USB插座接口模块上,所述的主控制芯片控制接收移动U盘内的线切割程序并将该线切割程序通过接口电路模块传入机床的控制台上。
这里本发明最大的创新之处是创造性的利用移动U盘技术,脱离了联机线,使电脑与移动传输仪没有距离的限制,用户在计算机上编完加工程序后,产生可供机床线切割执行的3B或者4B代码,做好3B或者4B程序后存入移动U盘,等哪台机床控制台机需要程序的时候再把移动U盘的程序送入通过接口电路模块传入机床的控制台上,这样编程员可以利用多个移动U盘集中编好一天的工作程序(编程员可以将一天或者几天的工作程序文件拷贝到U盘),操作工再按需要在任何时候调入切割程序,从而实现指令传输,使线切割生产变得更灵活而高效。
在上述的一种移动机床数据传输仪中,所述的电源电路控制模块输入的电压为9V,接口电路模块的工作电压为5V,外部字库flash芯片电路模块以及显示电路模块的工作电压为3.3V。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宛东亮,未经宛东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715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