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还原自组装蛋白质包裹磁性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68314.0 | 申请日: | 201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02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汪业红;杨勇;张德军;栗静;杨祥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纳达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77 | 分类号: | G01N33/577;G01N33/558;G01N33/543;G01N33/532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42201 | 代理人: | 许恒恒,李智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还原 组装 蛋白质 包裹 磁性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还原自组装蛋白质包裹磁性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1)将油溶性纳米颗粒溶解于有机相中,再加入水相,预混,加入蛋白质混合后得到粗乳液;
(2)向步骤(1)中得到的粗乳液中加入巯基还原剂,通过还原反应,打开蛋白质分子中的二硫键,使蛋白质暴露出巯基和疏水区域,蛋白质通过巯基配位和疏水作用与磁性纳米颗粒自组装形成核壳结构的蛋白质包裹磁性微球反应液;
(3)向步骤(2)中所得到的反应液中加入0~4℃的缓冲液终止还原反应,用磁铁将蛋白质包裹的磁性微球吸附在试管底部,倒去上清,加入缓冲液进行涡旋清洗后,倒去上清,得到纯化的蛋白质包裹磁性微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还原自组装蛋白质包裹磁性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粗乳液还经过以下处理:先采用磁分离方法对所述粗乳液进行处理,使得所述粗乳液分层,然后除去该粗乳液分层后得到的上清液,从而得到表面吸附有蛋白质的磁性微球的下层,接着,向该下层中加入的水相和抗体,搅拌混匀即得到处理后的粗乳液。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还原自组装蛋白质包裹磁性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油溶性纳米颗粒是油溶性的超顺磁性纳米颗粒;优选地为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三氧化二铁纳米颗粒或是二者的混合纳米颗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还原自组装蛋白质包裹磁性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蛋白质是牛血清白蛋白、人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酪蛋白、胶原蛋白、腹水或乳汁;所述步骤(1)中有机相是乙醇与正己烷、氯仿和环己烷中三种有机物中至少一种的混合物;加入的水相是Tris buffer溶液;所述步骤(2)中的还原剂是巯基乙醇、二硫苏糖醇或3-巯基-1,2-丙二醇;所述步骤(3)中加入的终止还原反应缓冲液是Tris buffer溶液,且与蛋白质包裹的磁性微球反应液是等体积的;加入的用于涡旋清洗的缓冲液是Tris buffer溶液。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还原自组装蛋白质包裹磁性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除去上清液后所加水相是Tris buffer溶液,且与步骤(1)中溶解油性纳米颗粒的水相是等体积的;所述抗体是鼠IgG或甲胎蛋白AFP单克隆抗体。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还原自组装蛋白质包裹磁性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预混方式包括超声、高剪切或机械搅拌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方式。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还原自组装蛋白质包裹磁性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油溶性纳米颗粒和蛋白质的质量比为1:2~10,所述油溶性纳米颗粒和抗体的质量比为1:0.01~0.07。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还原自组装蛋白质包裹磁性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还原反应的温度为4~45℃,反应时间为5~50min,还原剂浓度为0.4~1.838mol/L。
9.一种还原自组装蛋白质包裹的磁性微球,其特征在于,按照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还原自组装蛋白质包裹磁性微球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蛋白质包裹磁性微球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磁性免疫层析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纳达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纳达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831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