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芳香半固态植物油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52932.6 | 申请日: | 2017-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187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陈印敏;钱国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鹰鹭麻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1/10 | 分类号: | C11B1/10;C11B3/00;A23D9/04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 代理人: | 黄晶晶 |
地址: | 2381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芳香 固态 植物油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食用植物油制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芳香半固态植物油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芳香半固态植物油由以下组分制成:食用植物油1000‑1200g,食用棕榈油1000‑1500g,D‑柠檬烯1.0‑1.2g,玫瑰多酚0.8‑1.0g,洋甘菊提取物0.6‑1.0g,香茅醇0.1‑0.2g,大豆卵磷脂2.0‑2.5g;所述芳香半固态植物油的制备方法包括洋甘菊提取物的制备、食用植物油和食用棕榈油的混合、大豆卵磷脂复合物的分散以及降温等步骤;应用本发明制备的芳香半固态植物油含有香茅醇和D‑柠檬烯,口味香甜;D‑柠檬烯与洋甘菊提取物的协同抑菌作用提高芳香半固态植物油的杀菌消炎作用;D‑柠檬烯和玫瑰多酚对酪氨酸酶的协同抑制效应能够抑制人体黑色素的产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植物油制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芳香半固态植物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花草及其果实中蕴含多种活性成分,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和化妆品等行业。柠檬是三大柑橘品种之一,通过冷榨工艺或水蒸汽蒸馏提取的柠檬精油由多种化合物组成,其中挥发性化合物多为烯萜、倍半烯萜类碳氢化合物,非挥发性化合物主要包括甾醇、脂肪酸、类胡萝卜素和黄酮类化合物。柠檬精油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和芬芳的香气,常常添加于食品、甜酒和日用产品中。目前玫瑰花主要用来提取玫瑰精油,而精油提取往往伴随着大量玫瑰花渣的产生而这些花渣都是作为加工废料处理,增加环境保护负担,且花渣中多酚类化合物的利用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开发。
目前食用油市场大多销售液态植物油,亚油酸含量高,容易氧化变质,危害人体的健康;液态植物油不便于运输、携带和分装,包装破损时,内装的液态食用油会全部漏出;液态植物油营养单一,难以添加除脂肪酸以外的其他营养素,特别是因不能溶解而产生沉淀析出的水溶性营养素。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芳香半固态植物油及其制备方法,提高花草的利用率,所制备的芳香半固态植物油不仅具备杀菌消炎和抑制黑色素的功效,而且方便运输和保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芳香半固态植物油,其特征在于,所述芳香半固态植物油由以下组分制成:食用植物油1000-1200g,食用棕榈油1000-1500g,D-柠檬烯1.0-1.2g,玫瑰多酚0.8-1.0g,洋甘菊提取物0.6-1.0g,香茅醇0.1-0.2g和大豆卵磷脂2.0-2.5g。
优选地,所述芳香半固态植物油由以下组分制成:食用植物油1000g,食用棕榈油1200g,D-柠檬烯1.0g,玫瑰多酚0.8g,洋甘菊提取物0.8g,香茅醇0.1g和大豆卵磷脂2.3g。
优选地,所述食用植物油是花生油。
优选地,所述香茅醇是从可食用大马士革玫瑰中提取,所述玫瑰多酚是从可食用大马士革玫瑰花渣中提取。
上述芳香半固态植物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向水蒸汽蒸馏后的洋甘菊残渣中加入75-95%的乙醇溶液,超声提取1h,过滤,浓缩滤液,加入去离子水制成悬浊液,使用石油醚进行萃取,得到石油醚萃取液和余相,浓缩石油醚萃取液,真空干燥,得到洋甘菊提取物;
(2)向大豆卵磷脂中依次加入D-柠檬烯、玫瑰多酚、洋甘菊提取物和香茅醇,搅拌,得到大豆卵磷脂复合物;
(3)将食用植物油和热熔的食用棕榈油混合搅拌,得到混合食用油;
(4)将大豆卵磷脂复合物加入到混合食用油中,搅拌,混合均匀,逐渐降温,至混合食用油出现细小微粒,制得芳香半固态植物油。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的余相中加入乙酸乙酯进行萃取,浓缩乙酸乙酯萃取液,与浓缩后的石油醚萃取液混合、真空干燥,得到洋甘菊提取物。
由于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鹰鹭麻油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鹰鹭麻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529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