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平面刚体导引与柔性辐条相结合的减振车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48780.2 | 申请日: | 201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09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赵景山;罗宏图;侯帅松;唐紫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B9/28 | 分类号: | B60B9/28;B60B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27 | 代理人: | 邸更岩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面 刚体 导引 柔性 辐条 相结合 车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振车轮,属于汽车车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通常情况下,汽车的减振性能主要依靠减振器实现,再加上普通的充气轮胎也具备一定的弹性,能吸收来自路面的一部分冲击,但是轮胎减振效果基本可忽略不计。对于采用车轮进行减振的实例为数不多,大部分研究仍处于概念设计阶段,实用性的发明技术寥寥无几,可见车轮减振技术的研究仍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01320371477.1公开了一种弹簧减振车轮,该弹簧减振车轮通过在内外钢圈布置减振装置实现减振。但是该技术存在的最大缺陷是减振机构可减振的幅度有限,且减振时螺杆与内外车圈互相干涉,连接部位的应力集中。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01620793777.2公开了一种辐条具有机械减振结构的车轮,该车轮将辐条设计成具有机械减振性能的装置,实现了良好的减振效果。但是其缺陷是设计复杂,制造成本高,而且其设计的轮辋是由独立的圆弧板构成,容易变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平面刚体导引与柔性辐条相结合的减振车轮,可以有效地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使其不仅结构简单,易于制造,而且减振的力学性能稳定,能很好地实现减振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平面刚体导引与柔性辐条结合的减振车轮,该减振车轮包括外胎、轮辋、辐条和轮毂,所述辐条两两交叉连接到轮毂和轮辋之间,并且以轮毂为圆心均匀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车轮还包括平面保持机构,该平面保持机构包括以轮毂为圆心均匀布置的n条RRR运动链,其中n为大于等于3的正整数,该机构布置在轮毂和轮辋之间;每条RRR运动链包括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分别固定在轮毂外圈和轮辋内圈上,所述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一端通过销轴连接在一起,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分别通过销轴与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相连。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n条RRR运动链布置在同一平面内或相互平行的多个竖向平面内。
优选地,所述辐条采用柔性辐条。更优选地,所述柔性辐条采用橡胶、尼龙绳或者减振弹簧。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及突出性的技术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平面刚体导引与柔性辐条相结合的减振车轮,其平面保持机构和柔性辐条功能上互相独立;平面保持机构主要功能是约束轮毂和轮辋之间的侧向自由度,保证车轮受侧向载荷时能保持在一个平面内,限制轮毂和轮辋之间产生侧向相对位移;另外,在车轮受到路面的冲击时,平面保持机构使轮毂和轮辋能自由产生相对径向位移,为柔性辐条实现减振提供了运动空间。柔性辐条的功能是在车辆静止时提供所需的支撑力,在车轮受到外部冲击时,能有效吸收冲击能量,实现减振的目的。因此,本发明不仅结构简单,维护方便,而且减振力学性能稳定,可广泛应用于不同的交通工具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平面刚体导引与柔性辐条相结合的减振车轮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平面保持机构主视图。
图中标记:1-外胎;2-轮辋;3-平面保持机构;4-柔性辐条;5-轮毂;6-RRR运动链;7-第一连接座;8-第一连杆;9-第二连杆;10-第二连接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平面刚体导引与柔性辐条相结合的减振车轮实施例的主视图,该减振车轮包括外胎1、轮辋2、柔性辐条4、轮毂5和平面保持机构3;所述柔性辐条两两交叉连接到轮毂5和轮辋2之间,并且以轮毂为圆心均匀布置;所述平面保持机构3包括以轮毂为圆心均匀布置的n条RRR运动链,其中n为大于等于3的正整数(本实施例中采用6条),该机构布置在轮毂5和轮辋2之间;所述n条RRR运动链可以布置在同一平面内,也可以布置在相互平行的多个竖向平面内。
图2示出了平面保持机构以及RRR运动链的结构示意图,每条RRR运动链6包括第一连接座7、第二连接座10、第一连杆8和第二连杆9;所述第一连接座7和第二连接座10分别固定在轮毂外圈和轮辋内圈上,所述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一端通过销轴连接在一起,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分别通过销轴与第一连接座7和第二连接座10相连。
柔性辐条4可以采用橡胶、尼龙绳等柔性材料或者减振弹簧。
本发明的平面保持机构使得轮毂和轮辋在径向方向能自由运动,而在侧向方向不产生相对位移,保证了柔性辐条在车轮运行过程中自由伸缩,为车辆提供良好的减振效果,使得车辆运行时更舒适平稳,减振力学性能更加稳定;而柔性辐条的功能是在车辆静止时提供所需的支撑力,在车轮受到外部冲击时,能有效吸收冲击能量,实现减振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87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用减震轮
- 下一篇:一种电动汽车用汽车驱动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