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GeSn材料的LED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48696.0 | 申请日: | 201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485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科锐捷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00 | 分类号: | H01L33/00;H01L33/34;H01L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21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gesn 材料 led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GeSn材料的LED,包括:单晶Si衬底、P型晶化Ge层、本征Ge层及SiO2钝化层;其中,所述单晶Si衬底、P型晶化Ge层、本征Ge层和钝化层依次层叠。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GeSn材料的LED,采用GeSn代替Ge作为光电集成电路中的光源,提高了发光效率,有效抑制缺陷的扩展从而获得高质量的Ge/Si虚衬底;并且,在Ge掺杂层和GeSn本征层之间引入Ge阻挡层结构,可以避免Ge层的掺杂源对GeSn的无意掺杂,从而提高器件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集成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GeSn材料的LED。
背景技术
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晶圆尺寸的提高以及芯片特征尺寸的缩小,可以更容易地满足微型化、高密度化、高速化、高可靠性和系统集成化的要求。集成电路技术中最长用到的基本材料之一是Si材料。以Si衬底为基片,制作光源,便于集成,而且可以降低成本。
近年来,Ge材料因其与Si的可集成性及其独特的能带结构有望成为Si基光电集成电路中的光源。Ge材料的直接带隙只比间接带隙高136meV,Ge的直接带发光波长(1550nm)位于C带,这些特点使得Ge成为Si基IV族光、源中十分理想的材料,但是Ge作为一种间接带隙材料,直接带发光比较弱。理论和实验表明,通过能带工程,Ge中引入Sn会使其带隙收缩,并且Г能谷收缩快于L能谷,当Г能谷位于L能谷之下时,GeSn合金就会成为一种直接带隙的半导体材料,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改善Ge的发光效率。
由于Si与GeSn之间存在着很大的晶格失配问题,制备出的GeSn材料质量不理想。现有技术中为了克服该问题,通常在Si衬底上利用低温-高温两步法生长Ge外延层,再制备GeSn层。用该方法制备出的Ge外延层位错密度高和表面粗糙度大,在其上生长的GeSn层材料质量也不理想,导致PINGeSn发光管的性能较差。
发明内容
因此,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和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GeSn材料的LED,包括:
衬底(101)、P型晶化Ge层(102)、本征Ge层(103)、N型Ge层(104)及钝化层(105);
其中,所述P型晶化Ge层(102)、所述本征Ge层(103)、所述N型Ge层(104)和所述钝化层(105)依次层叠于所述衬底(101)上。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正电极(106)和负电极(107),所述正电极(106)和所述负电极(107)分别连接所述P型晶化Ge层(102)和所述N型Ge层(104)。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正电极(106)和所述负电极(107)均为Cr-Au合金材料。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衬底(101)为单晶Si材料。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P型晶化Ge层(102)的厚度为190~200nm,掺杂浓度为5×1018cm-3。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P型晶化Ge层(102)是通过采用激光再晶化工艺对生长在所述衬底(101)上的Ge外延层进行处理而得到的,其中,所述激光再晶化工艺的参数为:激光波长为808nm,激光光斑尺寸10mm×1mm,激光功率为1.5kW/cm2,激光移动速度为25mm/s。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本征Ge层(103)包括第一Ge阻挡层(1031)、GeSn层(1032)及第二Ge阻挡层(1033),并且,所述第一Ge阻挡层(1031)、所述GeSn层(1032)及所述第二Ge阻挡层(1033)依次层叠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科锐捷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科锐捷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86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活垃圾运输汽车集装厢
- 下一篇:用于收集核酸样本的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