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驾驶员安全气囊折袋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41954.2 | 申请日: | 201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282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高奇;张越;孙万璘;王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R21/237 | 分类号: | B60R21/237;B65H45/12 |
代理公司: | 沈阳技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05 | 代理人: | 张志刚 |
地址: | 1210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驾驶员 安全气囊 折袋机 | ||
一种汽车驾驶员安全气囊折袋机,涉及一种汽车装车工具,包括一框架平台、一升降工作台、一对气袋卷叠机构,一气袋插叠机构、一气袋压紧机构和一气袋翻转机构,框架平台包括一下框架、一大平台和一上框架,大平台固定于所述下框架顶部,上框架固定于大平台上方,升降工作台位于大平台中央且固定于下框架,气袋卷叠机构位于升降工作台两侧且靠近前端,气袋插叠机构位于升降工作台后方,固定于大平台上,气袋压紧机构位于升降工作台正上方且安装于上框架,气袋翻转机构位于升降工作台左侧上方,且安装于上框架左侧。本发明提供的安全气囊折袋装置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高,折叠气囊间隙均匀、产品质量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装车工具,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驾驶员安全气囊折袋机。
背景技术
汽车安全气囊作为汽车被动安全保障的重要部件,已经得到广泛的重视,并被广泛应用到汽车生产中。为了保证安全气囊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及时快速打开,最大程度降低交通事故对成员的危害,汽车生产厂家要求对安全气囊的折叠过程进行严格的管理与检测。
传统手工折袋方式的缺陷是生产效率低,生产节拍一般为150秒/件以上,加之人工折袋随意性较大,不能保证折叠的一致性和折叠间隙的精度,因此造成生产周期长,成本高。而安全气囊又是汽车安全的主要部件,起到保护乘员安全的重大作用,因此对气囊折袋装置的设计研究,实现自动、快速、高质量的折叠安全气囊气袋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现有问题是人工折袋的安全气囊一致性差、精度低、效率低,随意性及每个产品之间差异较大,生产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驾驶员安全气囊折袋机,该安全气囊折袋机设有框架平台、升降工作台、气袋卷叠机构,气袋插叠机构、气袋压紧机构和气袋翻转机构,提高了安全气囊产品的折叠间隙精度和一致性,并提高了生产效率,使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汽车驾驶员安全气囊折袋机,所述安全气囊折袋机包括框架平台、升降工作台、气袋卷叠机构,气袋插叠机构、气袋压紧机构和气袋翻转机构;框架平台包括下框架、大平台、上框架、气囊平台和和升降工作台底座;升降工作台包括气缸连接驱动的升降台和气缸带动的竖直运动的插板机构;升降台位于大平台正中央,并穿过大平台固定于下框架,插板机构固设于升降台两侧,低于升降台;气袋卷叠机构位于升降工作台两侧且靠近前端,气袋卷叠机构包括夹板、手指气缸、手指气缸座、齿轮齿条、横向导轨滑块、纵向导轨滑块;横向导轨滑块固设于大平台面,位于升降工作台两侧且靠近大平台外边缘,纵向导轨滑块通过导轨座固设于横向导轨的滑块上;气袋插叠机构位于升降工作台后方,固定于大平台,气袋插叠机构包括纵向滑动托板,横向插板气缸,三层的滑动压板,竖向光轴,合滑大块,压板气缸;纵向活动托板通过气动导轨滑块固设于升降台正后方的大平台上;气袋压紧机构位于升降工作台正上方,固设于上框架正上方,气袋压紧机构包括气缸架,竖向气缸,压叉;气缸架位于升降工作台正上方固定于上框架;气袋翻转机构位于升降工作台左侧上方,且安装于上框架左侧;气袋翻转机构包括上气缸、上导轨、下气缸、下导轨、旋转气缸、气爪气缸、气爪。
所述的一种汽车驾驶员安全气囊折袋机,所述框架平台大平台固定于下框架顶部,上框架固定于大平台上方,升降工作台位于大平台中央且固定于下框架。
所述的一种汽车驾驶员安全气囊折袋机,所述大平台中央开方孔,气囊平台固设于大平台上方靠近方孔前侧边缘处,升降工作台底座位于大平台的方孔正下方且固设于下框架。
所述的一种汽车驾驶员安全气囊折袋机,所述手指气缸座固设于纵向导轨滑块上,齿轮齿条固设于导轨座,手指气缸通过轴穿过手指气缸座并固设于手指气缸座,夹板固设于手指气缸的手指上。
所述的一种汽车驾驶员安全气囊折袋机,所述横向插板气缸分别叠放并固设于大平台前方边缘的两侧,一组竖向光轴共四根,通过法兰座固设于所述滑动托板中央,三层压板固设于大滑块前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工业大学,未经辽宁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19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侧面安全气囊保护装置
- 下一篇:汽车安全带护肩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