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驾驶分心检测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39878.1 | 申请日: | 2017-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344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18 | 分类号: | A61B5/18;A61B5/047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驾驶 分心 检测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驾驶分心检测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通过获取待检测驾驶者脑电频谱特征;基于所述待检测驾驶者脑电频谱特征,利用驾驶分心区分性模型获得检测结果。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基于样本采样得到驾驶分心区分性模型,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驾驶分心检测普适性的问题;2、利用样本驾驶者原始脑电信号进行特征提取,可得到保留更细节的区分性信息,从而能够更加准确的进行驾驶分心判断;3、通过对每驾驶者个体进行特征提取,可有效提高驾驶者分心的检测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行为分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驾驶分心检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因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 (NHTSA)在真实的道路驾驶研究中发现78%的车辆碰撞和65%的车辆临界碰撞都与驾驶人员注意力不集中有关。根据我国交警部门的研究统计,仅驾车时使用手机所导致的交通事故发生率已经与酒后驾车相接近。考虑到驾车时使用手机只是驾驶员分心的一种(其它形式的分心包括驾车时与乘客聊天、进食、操作辅助设备如车载导航仪、查看仪表盘、做白日梦等),驾驶员分心已经成为威胁道路交通安全的重大隐患。
现有技术中的分心检测方法多基于眼动或驾驶行为数据,这些方法对显著的分心行为比较有效,但驾驶员分心一般是一种心理特征,往往在显著行为发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了。为检测这一隐性驾驶分心现象,研究者提出基于脑电信号的分心检测方法。
然而,现有脑电信号分心检测方法多基于心理学研究提取有效特征,这种基于知识的方法得到的特征往往并不适合特别个体,基于所述特征进行的驾驶分心检测并不能保证结果的普适性和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提供驾驶分心检测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驾驶分心检测方法,包括:
步骤1,获取待检测驾驶者脑电频谱特征;
步骤2,基于所述待检测驾驶者脑电频谱特征,利用驾驶分心区分性模型获得检测结果。
进一步,所述驾驶分心区分性模型通过以下步骤获取:
获取驾驶者分心驾驶和正常驾驶时的样本脑电频谱特征;
基于所述样本脑电频谱特征,利用个体稀疏区分性分析,得到样本个体有效特征组;
利用所述样本个体有效的特征组建立驾驶分心区分性模型。
进一步,所述脑电频谱特征通过以下步骤获取:
获取驾驶者的脑电信号,利用频谱分析得到驾驶者的脑电频谱特征。
进一步,所述利用频谱分析得到驾驶者的脑电频谱特征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对驾驶者的脑电信号进行分帧并加窗,窗长为n秒,n>0;
基于分窗后的驾驶者脑电信号,利用傅立叶分析得到驾驶者脑电信号的原始频谱;
基于所述驾驶者脑电信号的原始频谱,利用Mel滤波 器获得Mel 能量谱;
对所述Mel能量谱取对数后得到驾驶者的脑电频谱在Mel域上的 Fbank频谱特征。
进一步,所述步骤2进一步包括:
基于所述待检测驾驶者脑电频谱特征,利用所述样本个体有效特征组获得所述待检测驾驶者个体有效特征组。
进一步,所述基于所述样本脑电频谱特征,利用个体稀疏区分性分析,得到样本个体有效特征组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398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针刺型采血装置及组装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上肢肌力测试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