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植物根际促生细菌在根系定殖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32234.X | 申请日: | 2017-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84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邱立友;申朝会;高玉千;李涛;黄涛;田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06 | 分类号: | C12Q1/06;C12N1/20;C12R1/4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杨海霞 |
地址: | 45000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植物 根际促生 细菌 根系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植物根际促生细菌在根系定殖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小麦转接及液体培养:将在固体培养基中培养的小麦苗转接于液体MS培养基中,在白天25‑28℃、光照16 h,夜间15‑20℃、黑暗条件下,于水平摇床上20‑50 rmp培养24‑48 h,然后添加1‑3 ml菌悬液,再继续培养5‑10天;2)小麦根系定殖细菌数量计数:取出小麦苗,用无菌滤纸将根部的培养基擦去,称重;然后置于组织研磨器中,添加2 ml 1×PBS缓冲液,研磨至浆状,采用LB固体培养基进行梯度稀释平板计数,计算每克鲜重小麦根的菌落形成单位数。本发明方法在无菌环境下液体震荡培养,培养条件稳定可控,取样方法标准统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根系定殖测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植物根际促生细菌在根系定殖的方法。
背景技术
植物促生根际细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是能够在植物根际定殖,提高植物营养的可给性、抑制病原菌的生长或产生某些特殊的促生物质,促进植物种子萌发和植物生长、发育的一类细菌。大量研究表明,使用PGPR菌肥,能够减少化肥用量20%-30%,减少农药用量30%以上,农作物增产10%-80%,在发展可持续农业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检测PGPR在根际定殖的方法,常用的是固态基质法。用土壤、草炭或蛭石等固态基质(灭菌或未灭菌)栽培植物,接种待测菌剂,培养一段时间后,取植物根系,平板计数或显微观察细菌在根际的定殖情况。固态基质法检测PGPR在根际定殖的影响因素较多,具体包括不同实验室所用基质差异较大,基质和空气中其他微生物的影响,基质含水量难以稳定控制,浇水会造成菌体的淋失,根际土取样方法不易统一等,导致实验的可重复性差,不同实验室之间获得的数据难以比较。因此,亟待研究新的检测植物根际促生细菌在根系定殖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检测植物根际促生细菌在根系定殖的方法,该方法在无菌环境下液体震荡培养,培养条件稳定可控,取样方法标准统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检测植物根际促生细菌在根系定殖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小麦转接及液体培养:将在固体培养基中培养的小麦苗转接于液体MS培养基中,在白天25-28℃、光照16 h,夜间15-20℃、黑暗条件下,于水平摇床上20-50 rmp培养24-48h,然后添加1-3 ml菌悬液,再继续培养5-10天;
2)小麦根系定殖细菌数量计数:取出小麦苗,用无菌滤纸将根部的培养基擦去,称重;然后置于组织研磨器中,添加2 ml 1×PBS缓冲液,研磨至浆状,采用LB固体培养基进行梯度稀释平板计数,计算每克鲜重小麦根的菌落形成单位数。
具体的,步骤1)中,在固体培养基中培养的小麦苗经下述步骤获得:固体MS培养基分装于100-500 ml的组织培养瓶中,每瓶分装20-100 ml,110-121℃高压灭菌10-30 min;在超净工作台中,将催芽后的小麦种子播种于固体MS培养基表面,每瓶播种5-10粒种子;然后将播种后的组织培养瓶在白天25-28℃、光照16 h,夜间15-20℃、黑暗的条件下培养至小麦株高5-8 cm(约需培养5-10天)。
具体的,步骤1)中,菌悬液经下述步骤获得:30 ml规格的试管中装TSB液体培养基5 -10ml,110-121℃灭菌10-30 min;接入1环恶臭假单胞菌UW4菌苔,28-37℃、200-260 rmp培养12-24 h,离心收集菌体,菌体用液体MS培养基洗涤,然后用液体MS培养基悬浮并调至OD600值为1即得。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农业大学,未经河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322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