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28526.6 | 申请日: | 2017-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440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粕谷孝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J5/04 | 分类号: | B60J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沈静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门,能够在具有排水性的同时提高隔音性。在具有构成车室的内壁的内面板(21)、和贯穿内面板(21)的漏水孔(22)的车辆用门(1)上,设置有隔音罩(41),该隔音罩(41)包围漏水孔(22)的周围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具备与漏水孔(22)向车内侧的延长方向交叉的变向壁(43)。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用于将积存于内部的水排出的漏水孔的车辆用门。
背景技术
基于雨等的水会沿着升降的门玻璃浸入到车辆用门的门内部。浸入的水成为冻结、腐蚀的原因,因此期望将其快速排出。因此,一直以来,广泛地对车辆用门设置漏水孔。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在构成车辆用门的内表面的内面板的下部设有漏水孔。而且,从漏水孔通过而从门内部排出至车内的水从槽部(其由在车身侧的下纵梁和车辆用门之间设置的密封构件形成)通过而向车外排出。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2/141102号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未对漏水孔进行任何处理,因此存在道路噪声、风噪声等传递至门内部的噪音通过漏水孔而向车内放射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具有排水性同时提高隔音性的车辆用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车辆用门的特征在于,具备:内面板,其构成车室的内壁;漏水孔,其贯穿该内面板;和隔音罩,其包围漏水孔的周围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具备与该漏水孔向车内侧的延长方向交叉的变向壁。
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具有将漏水孔的周围的至少一部分包围并且具备与漏水孔向车内侧的延长方向交叉的变向壁的隔音罩,从而将沿着漏水孔的贯穿方向的水流的朝向改变的排水通路形成于内面板的车室内侧。由此,通过漏水孔而放射的噪音在隔音罩发生反射,因此能够抑制噪音直接到达车室内。因此,车辆用门能够在具有排水性的同时提高隔音性。
另外,在上述车辆用门中,优选的是,所述隔音罩具备排水通路,该排水通路具有:与所述漏水孔相面对地形成的排水通路入口;和与该漏水孔相比位于下方并且面向下方形成的排水通路出口。
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漏水孔而放射至车室内侧的噪音通过隔音罩而向下方反射。由此,能够抑制通过漏水孔而放射的噪音直接到达车室内,因此能够提高隔音性。
另外,在上述车辆用门中,优选的是,具有内装饰件,该内装饰件从车室内侧与所述隔音罩重叠,并且设置于所述内面板的内表面。
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内装饰件从车室内侧与隔音罩重叠并且设置于内面板的内表面,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通过漏水孔而放射的噪音直接到达车室内。由此,能够在维持排水性的状态下进一步提高隔音性。
另外,在上述车辆用门中,优选的是,具备:外面板,其形成车辆的外装形状;外装饰件,其经由外组装机构能够拆装地设置于该外面板的外表面;检查孔,其贯穿所述内面板以使得能够向该外组装机构接触;检查框部,其与所述隔音罩一体地设置,并且包围该检查孔的周围;维护孔,其以能够与该检查孔连通的方式贯穿所述内装饰件以使得能够接触到外组装机构;和盖,其封堵该维护孔。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经由外组装机构将外装饰件能够拆装地设置于外面板的外表面的情况下,设为如下结构:设置使得能够接触到外组装机构、且能够与检查孔连通地贯穿内装饰件的维护孔,并且由盖封堵维护孔。由此,能够在具有排水性和隔音性的同时设置外装饰件。
另外,通过由检查框部包围检查孔的周围,声音向内面板与内装饰件之间的空间的扩散得到抑制,能够提高隔音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285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可收缩的承载架的车门组件
- 下一篇:后背门外板结构及车辆后背门和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