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强类富勒烯碳薄膜与钢基底结合力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20711.0 | 申请日: | 2017-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59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彦;王彦;王永富;高凯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3C16/26 | 分类号: | C23C16/26;C23C16/517;C23C16/02;C23C8/38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周瑞华 |
地址: | 730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类富勒烯 碳薄膜 结合力 钢基 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 等离子体 氮气 低温等离子体 不锈钢表面 高分子材料 脉冲负偏压 铸铁 氩气 不锈钢片 材料领域 低温渗氮 基底材料 润滑效果 射频电源 渗氮技术 基底 气源 渗氮 合金 陶瓷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类富勒烯碳薄膜与钢基底结合力的方法。该方法利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和低温等离子体渗氮技术,以不锈钢片为基底材料,利用氩气和氮气作为气源,在射频电源和脉冲负偏压的共同作用下在基底上进行等离子体低温渗氮。其特点是:工艺简单,经济高效,渗氮温度低,重复性好,钢基底与类富勒烯碳薄膜结合力提升效果明显。采用这种方法能够避免类富勒烯碳薄膜在高强度工况下发生脱落,从而导致钢基底表面的类富勒烯碳薄膜起不到润滑效果。此方法不仅适用于不锈钢表面,在铸铁、合金、陶瓷、高分子材料等材料领域也同样适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该发明所提供的增强结合力的方法应用潜力巨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低温等离子体渗氮领域,涉及一种增强类富勒烯碳薄膜与钢基底结合力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危机问题日益严峻,摩擦和磨损造成的损失也相应增大。据统计资料显示,摩擦消耗掉全世界1/3的一次性能源,大约有60%的零件失效是由于各种形式的磨损引起的,我国每年因摩擦磨损造成的经济损失达上万亿元。航空、航天、核能等高尖端技术迫切要求使用耐高温、耐磨、低摩擦的固体润滑薄膜以保护高强度工况下金属零部件的表面,增加发动机、推进器等航空、航天等领域关键零部件的工作效率、输出功率和使用寿命。应用对象例如汽车、核电设备的发动机、传动系统等。而类富勒烯碳薄膜具有高硬度、高弹性模量、好化学惰性、低摩擦系数、抗磨性强、电学特性优异等综合性能,很适合作为保护涂层。而且,类富勒烯碳薄膜可以在比较低的温度下沉积在各种钢基底的表面,因此在电化学、机械、摩擦学、核能、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类富勒烯碳薄膜发展和应用中一直存在一个重大的难题,类富勒烯碳薄膜与钢基底之间结合力较差,很容易从基体上脱落,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类富勒烯碳薄膜的推广应用。导致弱结合力的原因是由于薄膜在制备过程中产生了极高的应力,加之薄膜本身就具有化学惰性,很难与钢基底形成化学键合;并且,随着薄膜厚度的增加,更使得薄膜与钢基底结合强度降低。制备类富勒烯碳薄膜的方法很多,而如何增强钢基底与类富勒烯碳薄膜结合力是关键问题。目前,各国科学家和产业界人士已尝试通过添加梯度过渡层来增加碳薄膜与钢基底间结合力(专利ZL 200910098622.1),但此方法工艺复杂,且对于结合力的提升效果并不明显。
低温等离子渗氮广泛用于调质结构钢、铸铁和工磨具钢,近年来在不锈钢表面处理方面迅速发展。低温等离子渗氮有渗氮速度快、离子轰击和加热均匀、变形小、效率高、节能和工作环境好等优点。
目前低温等离子渗氮的温度在400—600℃之间,并且设备不能够将离子渗氮和镀膜有效的结合到一起(专利ZL201310233825.3)。
综上所述,研究类富勒烯碳薄膜的制备以及普适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低温等离子体渗氮增强类富勒烯碳薄膜与钢基底结合力的方法。
本发明可以将等离子渗氮的温度控制在200—400℃之间,能够有效降低基体的组织变化,进一步强化表面工艺。首先将等离子渗氮和镀类富勒烯碳薄膜一体化,等离子渗氮结束后便可沉积类富勒烯碳薄膜,方便快捷、成本低且不破坏类富勒烯碳薄膜自身的优异性能;最后运用低温离子渗氮技术有效增强钢基底与类富勒烯碳薄膜间的结合力。本发明将类富勒烯碳薄膜具有高硬度、高弹性模量、好化学惰性、低摩擦系数、抗磨性强、电学特性优异等综合性能引入到应用范围最广的钢基底材料表面,为普及类富勒烯碳薄膜的优异性能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种增强类富勒烯碳薄膜与钢基底结合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 清洗钢基底
将预先清洁后的钢基底放入丙酮、乙醇中超声清洗各20~40分钟,然后用洗耳球吹干;
2) 装入钢基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207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控溅射卷绕镀膜机
- 下一篇:硫化锌或硒化锌球罩的制备设备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6-00 通过气态化合物分解且表面材料的反应产物不留存于镀层中的化学镀覆,例如化学气相沉积
C23C16-01 .在临时基体上,例如在随后通过浸蚀除去的基体上
C23C16-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
C23C16-04 .局部表面上的镀覆,例如使用掩蔽物的
C23C16-06 .以金属材料的沉积为特征的
C23C16-22 .以沉积金属材料以外之无机材料为特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