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术中脊柱牵引矫正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03218.8 | 申请日: | 2017-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80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张耀申;海涌;张强;杨晋才;周立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88 | 分类号: | A61B17/88;A61B34/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付登云 |
地址: | 100027 北京市朝阳区工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脊柱 牵引 矫正 | ||
1.一种术中脊柱牵引矫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体位架、头部固定装置、胯部固定装置和多个机械手,所述头部固定装置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体位架长度方向的前段,所述胯部固定装置设置于所述体位架长度方向的后部,且所述头部固定装置和所述胯部固定装置之间具有间距,所有所述机械手的一端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体位架的侧沿上,另一端朝向所述体位架上方弯折,且能够在所述体位架上方全自由度的自由移动;其中:
所述体位架为板状结构,且所述体位架的长度方向的侧沿上设置有滑槽,每一所述机械手的下端均设置有与所述滑槽相配合的滑卡,且所有所述机械手均能够在所述滑槽内自由移动;
所述机械手包括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和推压装置,所述支撑臂以能够沿其中心线自由转动的方式竖直设置于所述滑卡上,所述第一支撑臂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支撑臂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臂的另一端与所述推压装置可转动连接;
所述滑卡上设置有第一旋转电机,所述第一旋转电机的输出端竖直设置,且其上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支撑臂与所述第一旋转电机并列设置,且所述第一支撑臂上设置有与所述齿轮相匹配的第二齿轮,通过所述第一旋转电机的动作带动所述第一支撑臂进行转动,并在所述第一支撑臂旋转到一定角度后通过电机的扭矩保证所述第一支撑臂不发生转动;
所述推压装置包括底座、旋转轴、液压缸和挤压头,所述底座的一端通过第二弯曲轴与所述第二支撑臂可转动连接,所述旋转轴通过承重轴承设置于所述底座内部,且一端伸出所述底座的端面,所述液压缸的固定部设置于所述旋转轴伸入所述底座的端面上,且能够随所述旋转轴进行转动,所述挤压头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液压缸的输出头上,且能够随所述液压缸的动作远离和靠近所述底座;
所述挤压头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的形状为开口朝向远离所述底座方向的U型结构;所述挤压头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的形状为空心圆柱状结构;所述挤压头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的形状为两个并列设置的且开口朝向远离所述底座方向的U型结构;所述挤压头为球形机械手,所述球形机械手包括气缸、导气管、球状挤压头和设置于所述球状挤压头内的颗粒,所述气缸固定设置于所述液压缸的输出部上,所述球状挤压头设置于所述液压缸的远离所述底座的端部,且通过所述导气管与所述气缸连通,所述颗粒设置于所述球状挤压头内,且能够在所述气缸的抽取下进入所述导气管内;
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二旋转电机,所述第二旋转电机带动所述旋转轴进行转动,进而带动所述挤压头转动;所述空心圆柱状结构内部设置有弹簧和挤压块,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挤压头靠近所述底座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所述挤压块,所述挤压块能够在所述弹簧的带动下进入空心圆柱状结构内,且在所述弹簧的状态下,所述挤压块的远离所述弹簧的表面与所述空心圆柱状结构远离所述底座的端面齐平;所述挤压块与所述空心圆柱状结构齐平的端面朝向所述弹簧凹陷形成球缺状凹陷,增加挤压块的定位性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术中脊柱牵引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体位架为板状结构,且所述体位架长度方向的前部和后部均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与所述体位架长度方向相平行,所述头部固定装置和所述胯部固定装置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所述第一滑轨内,且能够在所述第一滑轨内自由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术中脊柱牵引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固定装置的下侧和所述胯部固定装置的下侧均设置有第二滑轨,所述头部固定装置和所述胯部固定装置均能够在对应的所述第二滑轨上沿所述体位架的宽度方向自由移动,所述第二滑轨下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轨相配合的第一滑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术中脊柱牵引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的横截面为凸字形结构,所述滑卡的横截面为凸字形结构,且所述滑卡的上端突出所述滑槽,且所述滑卡上表面上开设有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滑卡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下端能够与所述滑槽内侧下表面接触形成固定连接,上端突出所述滑卡且设置有用于旋转所述固定杆的旋转把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321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布料烘干机的出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微创牵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