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底地热源与海水冷能组合发电的方法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02630.8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008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宏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宏江 |
主分类号: | F03G7/05 | 分类号: | F03G7/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7000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底 热源 海水 组合 发电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本发明是海底地热源与海底水冷能组合发电装置,属海洋资源开发领域或海洋能源发电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海洋能源的开发利用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多种多样的发明创造正在使用或在试验研究之中,如海潮发电、海浪发电、海流发电与海洋温差发电等等,然而据检索发现,有关海底地热源与海底水冷能组合发电的方法和装置开发利用尚未见有文献记载有发明创造案例,尚属空白领域,为了填补这一空白,本发明便是其中的一例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海底地下存在150-3000度的地热资源已被现代海洋堪测的科学论文所证实,尤其是每时每刻都在向海底地面海水中喷发热能的海底温热喷液点存在很多,有待我们人类去探明开发利用。另外,海底的海水越深变越冷,300-万米海底约是2-7度的温度,更是一种可待人类开发利用的海底冷能资源,为此,本发明创新理念是,利用海底地热资源与海底地面海水之冷能联合做功,即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由沸点较低的制冷剂或是淡纯水作介质,注入已抽真空的集分体管式热管容积的20%-50%制成分体热管成品,下段热管置入海底地下热源洞中,上段热管置于海底冷水中,热管的上下段中间管内连接一台磁性转叶轮,供热管上升的工质流动时,冲击转轮转动并向热管外的磁铁轮传递能量,带动软管内之软轴向海面平台上安装的发电机组发电,供电给海上或岸上的用电户使用。其工作原理很简单,即下段热管吸热使管内工质气化形成高压气体向上段高速流动时,冲击中间的磁体转叶轮带动热管外的磁体转轮一起转动,并同时带动连体的软管内的软轴向海面或岸上的发电机组发电供电,与此同时冲过热管的工质气体由于散热作用,即管壁的冷却作用转化为液体从热管的中间回流落入热管的下段,然后重复开头的吸热蒸发气化上升的过程,如此这般,周而复始,长久连续地循环工作下去。
具体实施方案:为了实现发明内容,具体的实施方案其特征是:包括海底热源洞1、海面浮体平台2、热管上段3、热管下段4、中间磁性转轮5、传动磁转轮6、传动软轴7、发电机组8、热管中段9、固定架10、平台固定柱11;将热管下段(4)装入海底预先钻挖好的热源洞中(1)中,热管中段(9)的管内安装中间磁性转轮(5)(该磁性转轮由磁性轮内套轴承外套轮或叶轮组成,其中轮或叶轮的作用是接受流体冲击力而转动同时驱动磁性轮转动,并同时依靠磁力驱动热管外壁的传动磁性轮一起带动软管内的软轴带动海面平台上的发电机组发电供电。)热管上段(3)和热管下段(4)分别与热管中段(9)上下管口连接;热管中段(9)和热管上段(3)由固定架(10)固定于海底冷水之中;将传动磁转轮(6)靠近安装于热管中段(9)的管内安装的中间磁性转轮(5)的管外壁位置,并与固定架(10)连接固定;传动软轴(7)的两端分别与传动磁转轮(6)和发电机组(8)的传动连接头连接,海面浮体平台(2)套装于平台固定柱(11)的中间、浮体平台(2)的面上安装发电机组(8)后,所有输送电源开关电连接之后,本发明装置组装完成,可以试用了。
积极效果:本发明装置,主要依靠直立于海底海水中的热管下段接受海底地热温液的热能,把热管下段管内中的工质液加热汽化,上升到上段被海底面上的4-7度的冷水、冷却的管壁冷却又变为液体回流落到下段,再次接受加热汽化上升,重复不断地循环在热管中,在汽化往上段流动的高温高压汽流的冲击下,热管中段安装的中间磁转轮快速转动,并带动了热管外壁靠近安装的磁性传动轮同时转动,通过软轴带动了装于海面平台上的发电机组发电,供电给海岸上的用户使用,从而实现了零运行费用的海洋发电供电的目的,这一发明,将对国内外沿海地区的发电事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宏江,未经李宏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26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