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氢青蒿素-甾体结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94320.6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700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沈征武;张菁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白药征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J17/00 | 分类号: | C07J17/00;C07J31/00;C07J41/00;C07J71/00;A61K31/58;A61P35/00;A61P3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序伦律师事务所 31276 | 代理人: | 周东萍 |
地址: | 200020 上海市黄浦区北***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氢青蒿素 结合物 甾体 制备方法和应用 制备治疗癌症 可药用盐 血脑屏障 肿瘤细胞 甾体母核 可透过 连接体 制备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下述通式(I)的双氢青蒿素‑甾体结合物或其可药用盐,其中,双氢青蒿素分子在其10位通过连接体X与甾体母核相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该双氢青蒿素‑甾体结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治疗癌症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的双氢青蒿素‑甾体结合物,对多株肿瘤细胞显示出很强的抑制活性,且毒性小,可透过血脑屏障,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氢青蒿素-甾体结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自从上世纪70年代发现青蒿素具有强大的抗疟作用以来,青蒿素,青蒿琥酯,蒿甲醚,双氢青蒿素及其复方制剂分别先后在中国被批准为抗疟药物,并在全球得到广泛应用。同时,该类化合物也被广泛报道具有抗癌作用。其中11,13-位双氢青蒿素显示较明显的抗癌活性。近年来各类青蒿素的衍生物,包括双氢青蒿素及其二聚物,青蒿琥酯,蒿甲醚等化合物的抗癌活性得到广泛和深入的研究。这类化合物在体外实验中不仅对白血病、结肠癌有效,对其他癌症如黑色素瘤、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肾癌等均具有良好的活性。
脑胶质瘤是由于大脑和脊髓胶质细胞癌变所产生的、最常见的原发性颅脑肿瘤。脑胶质瘤在儿童及青少年高发,特别是5~9岁儿童发病率最高。儿童病人常以分化较差的极性成胶质细胞瘤、髓母细胞瘤和室管膜瘤为多,成年病人则以星形细胞瘤为多。儿童患者病程短、进展快;常在较短时间内即引起严重的脑干症状;成年患者病程长、进展慢,可数月甚至1年以上始出现严重的脑干症状。近30年来,原发性恶性脑肿瘤发生率逐年递增,年增长率约为1.2%,中老年人群尤为明显。据文献报道,中国脑胶质瘤年发病率为3-8人/10万人,年死亡人数达3万人。胶质瘤系浸润性生长物,它和正常脑组织没有明显界限,难以完全切除,对放疗化疗不甚敏感,非常容易复发,生长在大脑等重要部位的良、恶性肿瘤,手术难以切除或根本不能手术。化学药物和一般抗肿瘤的中药,因血脑屏障等因素的影响,疗效也不理想,因此脑胶质瘤至今仍是全身肿瘤中预后最差的肿瘤之一。
目前,替莫唑胺是治疗胶质瘤唯一有明确疗效的化疗药物。对于高度恶性的脑胶质瘤,替莫唑胺的应用,可以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预后。而其他抗肿瘤药物对脑瘤没有明显治疗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氢青蒿素-甾体结合物,该结合物比双氢青蒿素具有更强的抗癌活性,可应用于脑癌及其他恶性肿瘤的治疗。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通式(I)的双氢青蒿素-甾体结合物或其可药用盐,
其中,双氢青蒿素分子在其10位通过连接体X与甾体母核相连接;
连接体X为具有连接两端分子功能的原子或基团,包括CH2,O,S,N,-CO2-,SO2-,2-10个碳原子的二醇或三醇,苯二酚或苯三酚衍生物,氨基酚衍生物,氨基苯甲酸衍生物,羟基苯甲酸衍生物,多取代的含有2个以上烷基酸取代的苯环或杂环,2-10个碳原子的二酸或多元酸,2-10个碳原子的二巯基化合物,2-10个碳原子的二胺,2-10个碳原子的羟基酸,3-10个碳原子的氨基酸或氨基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白药征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云白药征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943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效破壁提取葫芦素E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纯度罗库溴铵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