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笋头作为碳源制备细菌纤维素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91074.9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6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温翠莲;林逵;罗立津;王木根;吴君茹;洪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19/04 | 分类号: | C12P19/04;C12R1/02;C12R1/01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作为 碳源 制备 细菌 纤维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细菌纤维素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笋头作为碳源制备细菌纤维素的方法。
背景技术
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简称BC),又称作微生物纤维素,是一种天然高分子材料,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较强的持水能力和较高的力学性能等特性。
鉴于细菌纤维素的优良特性,细菌纤维素具有广泛而特殊的用途:在医用材料领域,细菌纤维素可以用于合成人造皮肤、人造血管、外科敷料、缓释药物的载体等;在食品工程领域,细菌纤维素本身就可以作为一种食品食用,如俗称椰果或者椰纤果;另外,BC还可以作为食品工业中的增稠剂、成型剂、添加剂等;在造纸工业方面,细菌纤维素的添加可以提高纸张抗张强度和耐破度,降低透气度,提高撕裂度等;在音响领域可作为生产超性能的声音振动膜;在材料领域,BC纳米纤维与其它高分子、有机或者无机分子的掺杂复合,可获得各种新的功能复合材料。
目前大规模利用细菌纤维素的障碍主要是其产量低,成本高,价格不敌普通纤维素,因此研究的重点集中在寻找新碳源上,寻找廉价合适的碳源既能降低生产成本又能提高纤维素的产量。
竹笋是我国的传统佳肴,被誉为“寒土三珍”。目前,我国竹笋产量居世界首位。由于出笋时间短、集中,60%以上的竹笋用作加工原料生产罐头笋和笋干。笋美味,但笋加工留下的笋头、笋壳在发酵腐烂中产生污水臭气引发的环境问题却令人触目惊心。笋头约占鲜笋总重的31%左右,大部分未得到开发和利用,而是当做废物处理。笋头含有丰富且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氨基酸、黄酮类化合物等生物活性物质等;此外还富含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等多聚糖,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因此如有一种技术能充分利用这些现有废弃资源,将其中的多糖转化为可溶性糖,以其为碳源制备细菌纤维素,提升其附加价值,不仅为细菌纤维素的生产提供新途径,而且可以提高笋头的经济利用价值。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细菌纤维素生产成本高、笋头利用率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笋头作为碳源制备细菌纤维素的方法,该方法具有原料来源广泛、工艺简单、能耗低、反应迅速等优点;且制备的培养基碳源质量好,价格低,适合于工业生产;在细菌纤维素的应用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笋头作为碳源制备细菌纤维素的方法,其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1)利用笋头制备发酵液:将笋头清洗后按照固液比1:10与水混合榨汁,高速打碎得笋头浆液,添加无机盐,调节pH为4.0-6.0,获得以笋头浆为主成分的发酵培养基,装入三角瓶中,121 ℃灭菌20-30 min,冷却到20-30 ℃备用;
(2)笋头糖化液的制备:在步骤(1)制备的笋头发酵培养基中接种纤维素降解菌,进行纤维素糖化水解,得到笋头糖化液;其具体工艺为:将经两级放大培养的纤维素降解菌接入步骤(1)所述三角瓶中进行糖化水解。
(3)发酵培养基的制备:将上述笋头糖化液作为培养基碳源,补加氮源,调节pH为4.0-6.0,配制成发酵培养基,置于三角瓶中,灭菌备用;
(4)发酵制备细菌纤维素:接入细菌纤维素生产菌株的种子液,经过3-25天发酵制得细菌纤维素。
其中,所述步骤(1)中的笋头为竹笋加工生产过程中废弃的笋头。
所述步骤(1)中的无机盐为KH2PO4、K2HPO4、NaCl、MgSO4、ZnSO4、FeCl3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步骤(2)中的纤维素降解菌为噬纤维菌属(Cytophaga)、芽孢杆菌属(Bacillus)、热酸菌属(Acidothermus)、热杆菌属(Caldibacillus)、纤维弧菌属(Cellvlbrio)、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欧文菌属(Erwinia)中一种或几种。
所述步骤(2)中的糖化水解条件为30-45 ℃,120-180 rpm,糖化水解36-120 h。
所述步骤(3)中的笋头糖化液首先补加适量氮源,调节pH,置于三角瓶中,121 ℃灭菌20-30 min,冷却至室温后,接入细菌纤维素生产菌株的种子液,采用先在120-240 rpm转速下动态振荡培养1~3天,再静置培养3~20天的动静结合发酵形式制得细菌纤维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910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线路板检修工作台
- 下一篇:一种用于高校公共学习场所的智能手机存放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