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W-Si-C系反应体的高温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77284.2 | 申请日: | 201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88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张联盟;康克家;罗国强;张建;沈强;王传彬;朱佳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27/04 | 分类号: | C22C27/04;C22C32/00;C22C1/1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王守仁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i 反应 高温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W‑Si‑C系反应体的高温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称料:用天平称取一定量的SiC粉及W粉,二者质量比为(0.5:99.5)~(4:96);(b)预制块体:将步骤(a)称得的W粉及SiC粉干燥处理后混合均匀,采用冷压且真空低温烧结的方法制得预制块体;(c)熔炼制备:对步骤(b)制得的预制块体进行熔炼反应,获得W‑Si‑C系反应体。本发明与传统的固相烧结方法相比,效率高、成本低,可制得优异性能的W‑Si‑C系反应体,该反应体可用于电子工业、核工业、航空航天与高压物理等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W-Si-C系反应体的高温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W基复合材料具有高熔点、高温稳定性、高温强度、高热导、低热膨胀系数等特性,常被作为电子接触材料、面等离子体材料、火箭喷管及军用穿甲材料等,在电子工业、工程机械、航空航天、高压物理等领域应用广阔。但由于其往往晶粒粗大,晶界结合强度低等造成加工困难及低温脆性和回火脆性发生,限制了其应用前景。
目前,有合金化(W-Re,W-Ir等)、高热稳定性颗粒改性、塑性变形等用来改善W基合金性能,但为了避免金属间化合物的产生,大多数情况都考虑了非反应体系。近年人们对W基反应体又有了新的认识,特别是W-Si-C系反应体:D.J.Lee等在SiC纳米线增强W基复合材料中发现存在W,W2C和W5Si3三相共存,通过在1350℃烧结,弯曲强度达到924MPa;A.Ivekovic等通过在1800℃热解制备得到的W-Si-C复合材料(SiC、WC、WSi2三相共存),抗弯强度为400MPa,室温热导率为100Wm-1K-1,且当温升达到1000℃时,热导率降至32W m-1K-1,等,效果显著。但这些都属于固相反应体系,反应效率较低,且均未涉及高温(大于3000℃)反应下的W-Si-C系反应体。考虑到电弧熔炼温度高(>3000℃),且熔炼过程中使得原材料处于溶化状态,增大了热和物质扩散效率和反应速率。为了提高反应效率和研制出更高反应温度下的高性能W-Si-C系反应体,本发明采用电弧熔炼的方法制备W-Si-C系反应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W-Si-C系反应体的高温制备方法,可得到一种无缺陷、全致密W-Si-C系反应体。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W-Si-C系反应体的高温制备方法,由于W粉与SiC粉在不同高温阶段反应产物会有所不同,为了得到高性能W-Si-C系反应体,需要对W粉与SiC粉的质量比例及主要熔炼工艺参数进行约束,控制材料结构及组成,进而达到控制W-Si-C系反应体性能的目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W-Si-C系反应体的高温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称料:用天平称取一定量的SiC粉及W粉,二者质量比为(0.5:99.5)~(4:96);
(b)预制块体:将步骤(a)称得的W粉及SiC粉干燥处理后混合均匀,采用冷压且真空低温烧结的方法制得预制块体;所述干燥处理,采用冷冻(零下80℃)真空干燥处理12h。
(c)熔炼制备:对步骤(b)制得的预制块体进行熔炼反应,获得W-Si-C系反应体。
上述方法的步骤(a)中,所述W粉粒径为500nm~20μm,纯度为99%,其中W粉在原始反应体中质量含量范围为96wt%~99.5wt%。
上述方法的步骤(a)中,所述SiC粉粒径为40nm~10μm,纯度为99%,其中SiC粉在原始反应体中质量含量范围为0.5wt%~4wt%。
上述方法的步骤(b)中,所述W与SiC粉混合后采用低能球磨机混匀。所述低能球磨混料工艺,采用聚乙烯的球磨罐、氧化锆球,球磨6~12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772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