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儿童专用止咳梨膏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64834.7 | 申请日: | 2017-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199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高哲;崔同;卢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21/15 | 分类号: | A23L21/1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100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梨膏 止咳 儿童专用 梨果肉 熊果苷 制备 真空浓缩法 保健效果 分析检测 高温加热 浓缩梨汁 酸甜适口 真空浓缩 果肉 卡拉胶 梨果实 保存 滤渣 皮渣 去核 去皮 榨汁 香气 过滤 无毒 口味 清洗 中药 安全 保证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儿童专用止咳梨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梨清洗、去皮、去核,得到梨果肉,梨果肉榨汁、过滤后得到滤渣和滤液;将皮渣再提取并与果肉的滤液分别进行真空浓缩得到浓缩梨汁,最后加入卡拉胶混合后制成梨膏。本发明选取梨果实中熊果苷含量较高的部位为原料,采用真空浓缩法避免了长时间高温加热,有利于保存熊果苷的含量,再辅以可靠的分析检测手段,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保健效果;此外,本发明提供的儿童专用止咳梨膏很好的保存了梨的香气,酸甜适口,适合儿童的口味,不添加任何中药成分,安全无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健食品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儿童专用止咳梨膏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梨是我国传承悠久的药食两用水果,作为药用最早见于萧梁时期陶弘景的《名医别录》,之后的历代医书中都对梨的保健应用有大量记载,把它作为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良药使用,直到现在仍有许多民间方剂广泛流行,工业规模的加工品则以各种配方的梨膏类制品为主。
崔同博士在日本研究发现,东方梨果实中含有熊果苷(arbutin,结构如图1所示),它是梨中止咳消炎作用的代表性有效成分。
现有的技术文献公开了多种梨膏类产品及其制备方法,但在其加工过程却并没有针对所含熊果苷的特点采取适当的提取制备工艺措施,从而影响了产品质量和保健作用。此外,现有的梨膏制做专利技术所公开的配方中通常使用了其他中药等非食物成分,这首先会使产品的食用安全性及商品属性(是药品还是食品) 存在疑问,其次如果作为儿童消费来说,其适口性和可接受性也存在问题。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是否能提供一种儿童专用的止咳梨膏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儿童专用止咳梨膏及制备方法,这种梨膏中熊果苷的含量较高且不含其它中药成分,安全性高、适口性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先将梨清洗,去皮、去核,将梨果肉破碎压榨后得到梨汁和梨渣,再将梨皮、梨核、梨渣捣碎,用水浸提法提取梨汁,所述浸提温度为0℃~100℃,优选的浸提温度为60℃~80℃,浸提时间为10~60min,优选的,所述梨皮、梨核和滤渣与溶剂的质量比例为1:2~1:10,(b)将压榨梨汁和提取梨汁分别进行真空浓缩,制得相应的浓缩梨汁;优选的,所述真空浓缩,选自升膜、降膜和闪蒸中的一种或者组合,优选的,所述真空浓缩的料液温度为60℃~80℃、浓缩时间为小于10min,更优选为小于1min。优选的,浓缩后梨汁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40~70°Brix,(c)将两种浓缩梨汁按其中熊果苷的含量进行适当调配,加入适量卡拉胶,制成梨膏。优选的,所述卡拉胶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3%。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儿童专用止咳梨膏,其特征在于,所述梨膏是由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方法制备而成,含有梨果中的天然熊果苷,其加工过程没有添加水和卡拉胶以外的化学制剂和中药提取物,安全性、适口性良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儿童专用止咳梨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主要步骤:梨清洗、去皮、去核,果肉破碎压榨,将梨汁浓缩后再与卡拉胶混和制得梨膏。本发明采用的浓缩方法避免了长时间高温加热,能很好地保存其中的熊果苷;本发明将熊果苷含量更高的梨皮、梨核单独提取梨汁,浓缩之后再根据熊果苷的含量配入压榨梨汁中,使每100g中熊果苷的含量不低于50mg,可以保证产品具有稳定一致的质量和保健效果;此外,本发明提供的儿童专用止咳梨膏不添加任何药物成分,安全性好。卡拉胶的添加量适中,赋予梨膏滑软的口感,易于儿童吞服,同时也很好的保存了梨的香气,酸甜适口,适合儿童的口味。
附图说明
图1、熊果苷的分子结构
图2、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梨膏样品中熊果苷的色谱图注:1熊果苷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儿童专用止咳梨膏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农业大学,未经河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48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