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结构和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263100.7 | 申请日: | 2017-04-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317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 发明(设计)人: | 王莉;李志鹏;陈克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L51/42 | 分类号: | H01L51/42;H01L51/44;H01L51/48 |
| 代理公司: | 37241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郝团代 |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钝化 结构 钙钛矿 太阳能电池 | ||
1.一种双钝化层结构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其特征是在钙钛矿层两个表面构建绝缘层;
其中,所述双钝化层结构指在钙钛矿层两个表面构建绝缘层,绝缘层两边分别跟空穴和电子传输材料接触;
所述双钝化层结构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是利用原位相分离方法将钙钛矿材料和绝缘材料混合成膜,然后通过气体处理技术产生相分离;所述气体为甲胺;所述绝缘层材料为δ-NH2CH=NH2PbI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钙钛矿材料为MAPbI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结构是平面结构或介孔结构。
4.权利要求1-3项任意一项所述双钝化层结构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利用原位相分离方法将钙钛矿材料和绝缘材料混合成膜,然后通过气体处理技术产生相分离;所述气体为甲胺;所述绝缘层材料为δ-NH2CH=NH2PbI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膜的方法为狭缝涂布、喷涂、打印中的任意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310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51-00 使用有机材料作有源部分或使用有机材料与其他材料的组合作有源部分的固态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器件或其部件的工艺方法或设备
H01L51-05 .专门适用于整流、放大、振荡或切换且并具有至少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表面势垒的;具有至少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表面势垒的电容器或电阻器
H01L51-42 .专门适用于感应红外线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专门适用于将这些辐射能转换为电能,或者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的控制
H01L51-50 .专门适用于光发射的,如有机发光二极管
H01L51-52 ..器件的零部件
H01L51-54 .. 材料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