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银颗粒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60255.5 | 申请日: | 2017-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4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赵涛;王壮;孙蓉;胡友根;梁先文;朱朋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2F9/24 | 分类号: | B22F9/24;B22F1/00;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颗粒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纳米银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硝酸银分散于多元醇中,得到硝酸银分散液,将聚乙烯吡咯烷酮分散于多元醇中,得到聚乙烯吡咯烷酮分散液;
(2)将步骤(1)得到的硝酸银分散液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分散液混合,反应,固液分离,得到纳米银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多元醇为乙二醇、1,2-丙二醇、丙三醇或季戊四醇中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为乙二醇或丙三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硝酸银分散液中硝酸银的质量分数为4~13%,优选为5%。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包括PVPK12、PVPK15、PVPK30、PVPK40、PVPK45或PVPK60中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步骤(1)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分散液中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分数为3~10%,进一步优选为3%。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混合时硝酸银和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比为1:(0.25~4),优选为1:1。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反应的温度为120~160℃;
优选地,步骤(2)所述反应的时间为1~6h。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反应在搅拌下进行;
优选地,所述搅拌的转速为400~900r/min。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固液分离的方法包括过滤、沉降、蒸发或离心中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为离心。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步骤(2)所述固液分离后得到的纳米银颗粒进行洗涤和干燥。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硝酸银分散于多元醇中,得到质量分数为4~13%硝酸银分散液,将聚乙烯吡咯烷酮分散于多元醇中,得到质量分数为3~10%聚乙烯吡咯烷酮分散液;
(2)将步骤(1)得到的硝酸银分散液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分散液混合(硝酸银与聚乙烯吡咯烷酮质量比0.25:1~4:1,在400~900r/min搅拌下120~160℃反应1~6h,固液分离,洗涤,干燥,得到纳米银颗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025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