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棉花黄萎病原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44390.0 | 申请日: | 2017-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62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丽;谢宗铭;叶春秀;李全胜;赵曾强;吕宁;孙国清;武冬梅;于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农垦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C12Q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48 | 代理人: | 王伟锋,刘铁生 |
地址: | 832000 新疆维***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棉花 病原菌 遗传 多样性 研究 方法 | ||
1.一种棉花黄萎病原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包括:
1)分离病原菌:将棉花黄萎病病株的棉秆用乙醇擦拭,剥皮,除去剥皮后的头端后,截成小段,埋入第一培养基,得到孢子和菌丝;
2)单孢分离纯化:用接种环刮取所述的孢子和菌丝,和无菌水混合,得到孢子和菌丝悬浮液;取孢子和菌丝悬浮液在第二培养基划线,得到菌落;用接种针挑取单菌落点到第三培养基中,得到直径5-8cm的菌落;
3)真菌DNA提取:取所述第三培养基上的培养物于离心管,吹干,加入磁珠,在液氮中冷冻后,震荡研磨,提取DNA,并用凝胶电泳检测提取质量;
4)建立ISSR体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棉花黄萎病原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棉秆小段为0.5-1.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棉花黄萎病原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培养基、第二培养基和第三培养基均为PDA培养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棉花黄萎病原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培养基的培养条件为26℃黑暗培养3-4d;所述的第二培养基的培养条件为26℃黑暗培养2-3d;所述的第三培养基的培养条件为26℃黑暗培养10-20d。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棉花黄萎病原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的培养物的含量为0.2-0.5g。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棉花黄萎病原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珠的直径为5-1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棉花黄萎病原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震荡研磨为间歇式,每次震荡研磨时间为1-3min,频率为20-30frequency 1/s。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棉花黄萎病原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取DNA的方式为CTAB或真菌DNA提取试剂盒提取DNA。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棉花黄萎病原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凝胶电泳为1%琼脂糖凝胶电泳。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棉花黄萎病原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ISSR体系的分子标记优化反应体积为10μL,其包括:
5μL 2×Taq PCR MasterMix,引物0.5-1μmol·L-1,模板DNA 20-50ng,ddH2O补齐10μL;
ISSR扩增条件为94℃退火5min,94℃退火45s,72℃延伸1min、40个循环,最后延伸7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农垦科学院,未经新疆农垦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4439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螺杆并联制冷机组的表盘
- 下一篇:工业机器人多功能实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