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手机的车辆远程监控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33575.1 | 申请日: | 2017-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31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景怀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景怀德 |
主分类号: | G05B19/048 | 分类号: | G05B19/0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创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77 | 代理人: | 李芙蓉,冯建基 |
地址: | 452473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手机 车辆 远程 监控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远程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手机的车辆远程监控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高速发展,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汽车市场高速发展,车辆的数量日益增多。作为人们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汽车在社会经济和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利用车辆作案和以车辆作为犯罪对象的案件日益增多,由于车辆的机动性,犯罪分子快速作案、逃离现场、藏匿赃物,这为公安民警破案,取证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优其是乘用中高档车辆数量的急剧攀升,固定车位和可视范位内停车对车主来说已是奢望,车主又不可能随时守护在爱车的周围,车主对自己爱车寻求安全保护,以及要求提供必要服务的愿望日益强烈。
现阶段虽然存在车辆远程监控系统,但是其主要起到的是监视功能,并不能对车辆进行远程控制,特别是当车辆超出视距范围突发紧急情况时,车主更显得束手无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手机的车辆远程监控系统和方法,用以解决现有车辆远程监控只监不控的问题,不仅可以与车辆进行主动通讯还可以在车辆遭遇突发情况时进行被动通讯,使车辆在超视距停放时随时随地处在车主的掌控之中,将极大地缓解车辆急剧增加与停车位不足的矛盾。同时还方便在异地移动车辆及代驾的过程中对车辆控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手机的车辆远程监控系统,包括车辆控制器,此外还包括:卫星定位模块、SIM卡模块、Wi-Fi模块、振动传感模块、无线钥匙接收器模块、图像获取模块、声音识别模块;
所述卫星定位模块用于获取车辆的地理位置信息并用于车辆导航或者向车主手机终端传递车辆位置信息,所述卫星定位模块与车辆控制器通过串口连接;
所述SIM卡模块用于车辆控制器在没有Wi-Fi信号时与车主手机终端进行远程主动或被动通讯,所述SIM卡模块与车辆控制器通过串口连接;
所述Wi-Fi模块用于车辆控制器在Wi-Fi信号覆盖下与车主手机终端进行主动或被动通讯,所述Wi-Fi模块与车辆控制器通过串口连接;
所述振动传感模块用于获取车辆及周边异常振动和声音信号,所述振动传感模块与车辆控制器通过串口连接;
所述无线钥匙接收器模块用于对车辆远程或近距离锁止或解锁,所述无线钥匙接收器模块与车辆控制器通过无线信号连接;
所述图像获取模块于获取车内及车辆周围环境信息,所述图像获取模块与车辆控制器之间通过直接内存存取;
所述声音识别模块用于识别车辆周围的异常声音信息,所述声音识别模块与车辆控制器之间通过直接内存存取。
如上所述的一种基于手机的车辆远程监控系统,进一步包括CO和CO2监测模块,所述CO和CO2监测模块用于监测车内CO和CO2的含量,以确保车上人员的生命安全及行车安全。
如上所述的一种基于手机的车辆远程监控系统,进一步包括报警模块,用于车辆控制器向车主手机终端发送报警信号或车主手机终端向车辆控制器发送警示信号,以及车内CO、CO2气体含量超标时车辆报警。
如上所述的一种基于手机的车辆远程监控系统,进一步包括手机密码模块和系统进入密码模块;所述的手机密码模块用于识别用户身份,确保用户手机终端的安全性;所述的系统进入密码模块用于确保进入监控系统的用户身份,进一步确保远程监控的安全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手机的车辆远程监控方法。具体地,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车主手机终端与车辆控制器主动或被动建立连接关系;
步骤二:判断车辆控制器是否在Wi-Fi信号覆盖范围内,若在Wi-Fi信号覆盖范围内,车辆控制器通过Wi-Fi信号与车主手机终端进行信息传输;若车辆控制器不在Wi-Fi信号范围内,车辆控制器通过SIM卡模块利用移动网络信号与车主手机终端进行信息传输,优先使用Wi-Fi信号;
步骤三:车主手机终端向车辆控制器之间传输指令信息,或车辆控制器向车主手机终端传递信息;
步骤四:车辆控制器接收到车主通过手机发送的控制指令后,传输指令信号至相应模块进行执行,或车辆控制器获取相应模块的信息主动传输到车主手机终端。
进一步,步骤一中所述车主手机终端与车辆控制器被动建立连接关系指当车辆周围有异常声音、振动信号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景怀德,未经景怀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335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